退出长者模式
团常委联发[2003]8号 关于创建2003年度常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3-05-19
各市、区综治办、未保办、团委,市未保委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动我市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共青团常州市委、常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市开展申报创建2003年度常州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创建范围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是指与青少年事务直接有关的基层单位中,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为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凡符合创建条件的单位均可申报。具体为:共青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司法、民政、文化、卫生、劳动、教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系统和行业的基层单位。主要包括:基层团组织及社区中的青少年服务机构;基层人民法院及少年法庭;基层人民检察院及少年刑事检察机构;基层公安部门及派出所、戒毒所;基层司法所及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监狱、少管所、劳教所;基层民政部门及社会福利机构;青少年文化娱乐场所、外来务工青年集中的企业和培训学校、站、点;各类学校团组织及青少年思政教育职能部门;商场的青少年食品、用品销售柜台;文化监督、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所;新闻媒体的相关栏目等。
    二、创建标准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中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规定,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依据其所在系统、行业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和达到以下条件和标准:
    l、深入宣传、贯彻有关青少年保护的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和其他切实帮助。
    2、在侦查、检察、审理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充分考虑青少年身心特点,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扫“黄”打“非”、缉毒工作,严厉打击针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并做好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犯罪。
    3、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对劳教、服刑的青少年进行改造、帮教;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结合实际,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联系点或确定共建单位,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指导青少年开展法制学习和进行普法宣传活动;积极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
    4、重视社区内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增强青少年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对弱势青少年群体提供有效保护;积极做好孤残儿童的收养、保护、教育、康复工作,流浪少年儿童的救助、保护和儿童的收养登记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5、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坚决制止和取缔各种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音像、图书等制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净化文化市场,净化青少年精神生活空间;发挥舆论、传媒优势,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大胆揭露、曝光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现象,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报道,效果显著。
    6、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质量意识,加强对青少年食品、用品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保证青少年食品、用品质量,维护青少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对制造、销售和经营有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商品、文化制品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青少年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三、工作安排
    1、3月底之前,团市委、市综治办、市预防办联合下发《关于创建2003年度常州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通知》;4月底之前,团市委与尚未联合发文开展创建活动的相关行业或系统联合下发《关于在xx系统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的通知》;5月下旬之前,各条线完成年初申报创建工作。
    2、2003年度,团市委、市综治办、市未保办将采取年初申报、年中检查、年底命名表彰的方式,根据团市委与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合下发的考核意见及办法,实施考核评价,对符合条件的各系统和行业的争创单位,由团市委、市综治办、市未保办与各系统或行业主管部门联合予以表彰授牌.原则上每年争创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单位(部门)数量不超过本行业或系统单位(部门)数量的10%。
    3、常州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评选采用逐级申报制,申报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必须是所辖市、区一级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市直单位可直接申报市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4、市未保委各成员单位须将2003年创建工作打算及安排于5月31日前报团市委权益部(联系人:潘耿介、顾晓露  联系电话:6682309)。
    四、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各级团委、综治办、市未保办应主动争取有关系统或行业行政领导的支持,共同建立创建活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将创建活动纳入政府行为。要本着统一部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方针,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周密细致的推进计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推动创建活动卓有成效的开展,要确保申报、考核不走形式,监督检查不讲情面,评审不降标准;
    2、加强协调,发挥优势。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涉及的部门多,牵涉面广,各级团组织和综治办要积极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及时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相互支持,做好创建工作;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行业优势,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3、重视宣传,扩大影响。要在扎扎实实的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对创建活动及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先进事迹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此激发各参与创建活动单位和部门的积极性,推动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共青团常州市委
                                          常州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常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
                                                  2003年3月26日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