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共青团》杂志第17期江苏封面故事报道《“理响”江苏唯有青春最动人》 |
发布日期:2025-09-08 |
从一个人的坚持到一群人的奔赴,从一场宣讲的尝试到一个品牌的塑造,在江苏,青年讲师们将理论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小故事”,让理论化作街头巷尾的春风,在青年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黄海之畔,青年宣讲的航船已满载星辉,正驶向更广阔的未来海域,它必将唤醒更多青春的梦想,汇聚成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奔涌向前。 一支话筒,一颗炽热的心,一群青年正用青春的话语将党的创新理论洒满江苏大地。 从一个人的坚持到一群人的奔赴,从一场宣讲的尝试到一个品牌的塑造,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场场创新的宣讲,正在党的创新理论和青年之间架起一座学习传播的“桥梁”,助推党的理论“声”入人心。 团江苏省委始终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贯穿始终,组织全省青年讲师团成员、各级团干部和各行各业青年典型,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讲,引导团员青年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讲促学、以学促干,汇聚起建功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青春力量。 团江苏省委书记潘文卿说:“只要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说青年关心关注的话题,讲青年可感可及的故事,党的创新理论就一定能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青春力量。” 在江苏,青年讲师们将理论转化为鲜活生动的“小故事”,让理论化作街头巷尾的春风,在青年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那是青春的交响 暮色四合,连云港东海县曲阳镇新西村的电商直播基地却依然灯火通明。新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中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但他的抖音账号后台仍然不断弹出新的订单提醒。 “一部小手机联通了中外,把我们村里面的水晶卖到了世界各地。”赵中刚的声音里透着自豪,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又一批东海水晶即将发往海外——这位从大学生村官成长为拥有百万粉丝的“水晶书记”的青年讲师,第二天将在讲台上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天色渐亮,在东海县的“山海甄选·连天下”线上直播电商培育基地里,一个简易的舞台已经搭起,来自附近村镇和连云港市区的青年纷纷落座,马上,团江苏省委组织的“改革发展青年说”主题宣讲活动将在这里开展。 随着宣讲活动的不断进行,现场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今天来此开讲的讲师中,有参与维和任务的军人的家属,深情讲述了爱与奉献的伟大无私;有江苏非遗项目“苏北大鼓”的传承人,用现场演绎传达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强烈文化自信;也有刚刚加入市青年讲师团的00后新人讲师,用东海特色的水晶雕刻感悟人生哲理……轮到赵中刚时,他侃侃而谈:“2014年,我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之下,开启了大学生村官创业之路,依托东海县‘中国水晶之乡’的优势条件,经过10年多的创业,我们打造的电商直播销售模式已经获得了成功,大大带动了村经济的发展。” 团东海县委书记杨永亮对赵中刚印象十分深刻:“水晶产业是我们东海的一张突出名片,所以我们在寻找讲师和确定选题的时候也会从这个方向入手。赵中刚就是我们县从事水晶行业的优秀青年,很有先进性和代表性。” 关于青年讲师团成员的选拔和培育,团连云港市委宣传部部长曹梦扬介绍道:“讲师团成员来自全市各个县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覆盖了学校理论讲师、青年典型、企业青年骨干,包括新兴领域青年以及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多样化的人才,他们政治素质高、理论素养好、宣讲能力强,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不同平台以及不同青年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嵌入式、融入式和渗透式的专题宣讲。” 连云港市税务局的宋昕卫眼中有光:“为什么要加入青年讲师团?理论宣讲应该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他经常遇到群众对税收政策误解的情况,“我想通过我的宣讲,让广大群众和纳税人对党的创新理论和税收政策有更明确的把握。” 在江苏,像宋昕卫这样怀揣热情的年轻人正成为理论宣讲的主力军。江苏青年讲师团组建以来,团省委坚持“讲师遴选不问出处,您有好‘料’就来讲”的理念,从各行各业年轻人中挖掘培养了2180名“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的90后、00后青年讲师,在小规模、互动式宣讲中把理论之光传递给更多青年。为确保理论实效,团省委还创新组建“1+X”宣讲小分队,作为宣讲形式的“标配”,每支宣讲队伍配备1名青年理论专家或思政教师、X(3-5)名青年典型,理论讲师侧重理论宣讲,青年榜样侧重分享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的挺膺担当故事,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道理与故事相统一,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青年生活场景。 如果把青年讲师团看作是“水库”,而每一位青年讲师都是其中的“活水”,团江苏省委依托省部属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新兴领域青年群体等,大力储备青年宣讲人才“活水”,制定下发深化青年讲师团工作指引,优化省市县三级青年讲师团数量结构,常态保持省级500人、市级1000人、县级2000人以上青年讲师队伍,95后、00后占比50%以上。2024年以来,江苏各级青年讲师团共开展宣讲2万余场,线上线下覆盖1500万人次。 每一位青年讲师都是星星之火,当他们汇聚成燎原之势,便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青春交响。 那是创新的节奏 泰州高港区的《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讲现场,一场跨越历史的对话正在进行。 “杨连长!你们成功阻挡了敌人8次行动,已经为主力部队赢得了宝贵时间。现在敌人又要发起进攻了,飞机和大炮轰炸得越来越疯狂,越来越难抵挡,没有必要再坚持了!”背景屏幕上,硝烟与战火将在座的青年带入那段战争岁月,泰州青年讲师团成员成杰呼喊着,在他的对面,是身着朴素军装的民族英雄“杨根思”的扮演者。 “不行!如果在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都害怕流血,不甘牺牲,我们还怎么打赢战斗,还怎么保家卫国?”讲台上,“杨根思”目光坚毅,声音铿锵有力,“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全场听众心神激荡,也让他们知道,青春的抉择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杨根思所说的“三个不相信”,如今已是泰州的城市精神特质。 活动结束,成杰和扮演杨根思的潘兴正对刚刚的宣讲进行总结。成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潘兴来自泰兴市“杨根思消防志愿服务队”。这场情景剧式的宣讲,他们在团江苏省委宣传部、团泰州市委宣传部联动指导下,整整打磨了一个月。 团泰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汪周表示:“我们紧扣泰州‘产(产业)、水(生态)、文(文化)、人(榜样)’四篇文章,结合中心工作,用‘泰州早茶’等文化符号阐释理论,采用RAP、情景剧等形式破解内容同质化难题,同时也新增短视频拍摄技能培训,助力讲师运用新媒体扩大传播力。” 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宣讲恰恰是团江苏省委所期待的。依托省内丰富的改革发展成果、创新创业基地、各类文博场馆等,团省委综合运用情景剧、微宣讲、互动答题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升级打造123条省级精品青年学习社线路,精选63个实践体验点,帮助团员青年就近就便开展“沉浸式”学习,近距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以学习社为牵引,宣讲就有了阵地。在南通市通州区“归雁学堂”青年学习社,来自南京大学的通州区“归雁讲师团”成员邱奕飏正和大家分享爱心暑托班的带娃趣闻:“暑托班开班第一天,你能看到‘爱莎公主’一边尖叫一边满屋子乱跑,‘熊大’‘熊二’正和‘光头强’因为在桌上刻字算不算伐木争得面红耳赤。” “家人们,绷不住了啊!我也是个宝宝啊,宝宝带宝宝,这合理吗?”邱奕飏用志愿者的视角阐释民生实事的现实意义,爆梗不断的叙述更是让在场青年忍俊不禁。近年来,团南通市通州区委积极探索面向青少年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的新路径,探索“理论开放麦”宣讲形式, 将政策转化为青年喜闻乐将政策转化为青年喜闻乐 见的“包袱”,以“笑果”强化宣教效果,实现从“政策翻译”到“青春共鸣”的华丽转身。 “看脱口秀一定不要憋着好吗?觉得好笑就大大方方地笑出来!”常州市钟楼区“大庙弄·青年里”青年学习社中,“青春常州‘理’所当燃”常小燕青年讲师团理论宣讲脱口秀活动即将开演,主持人熟练地热着场。台下坐满了年轻人,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年轻人的笑声,和大家印象里的“听讲座”不同,他们不再是正襟危坐,而是放松地靠在椅背上,期待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大餐”。 “大家今天可是来对了,能免费看我敬礼,要是平时在马路上看到我向您敬礼,保底20块(罚款)。”00后青年交警王龙明将自己执勤工作的点滴搬上舞台,让交通安全知识在欢笑中悄然入心;“一开始以为听信谣言、跟风抢盐的都是别人,没想到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家人—小丑竟是我自己。”常州辟谣联盟创始人,中国青年好网民、中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金沁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专属辟谣方法论,获得在场青年的频频认可……8位青年讲师以“我最喜欢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为内核,围绕文化自信、基层治理、青年奋斗、公益辟谣等主题大胆“开麦”,用亲身经历将理论化为观众可知可感的“身边故事”。 这是团常州市委创新宣讲形式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传统的宣讲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团市委组建“常小燕”“能源先锋”等8支特色宣讲团队,创新推出“常小燕”理论宣讲数据感知平台,实现宣讲稿件Al点评、场次直播回顾、质效成绩评分等多项可视化功能。种种举措让理论就像春风化雨,以最温柔的方式滋润着年轻的心田。团常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任怡澄说:“其实面向青年宣讲就是一个从‘迎合’到‘引领’的过程,真正能得到青年认可的讲师,是能够不断地创新自己的形式,让自己所讲的内容符合青年兴趣的。” 任怡澄的话得到了江苏青年讲师团成员黄汝 群的高度认同:“宣讲的创新其实就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问题,内容是馅,形式就是外皮,对于同一种理论内核,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外皮’去创新出不同的形式。”黄汝群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对于老人,我们就用‘面皮’做成‘好消化’的包子,以传统的演讲形式去给他们讲,而对于青年,我们就用‘酥皮’做成时尚的甜点,以脱口秀、情景剧甚至是RAP的形式获得青年关注。如何让内容和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认为才是宣讲要考虑的重点。” 黄汝群的话正是团江苏省委着重探索的方向。俗话说,宣讲就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变“向青年单向灌输”为“与青年双向奔赴”。为此,团省委针对青年讲师职业特点和擅长领域,组建思想理论、改革发展、红色教育、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等10支宣讲队伍,紧贴青少年需求打造“标准化+个性化”课件,进学校、进企业、进青年发展型街区等上门宣讲。 理论宣讲不应是一场孤独的跋涉,而应该成为无数青年携手同行的集体创作,让理论在碰撞中升华,在交流中共鸣。团江苏省委紧扣青年认知特点,创新开设“思政+”特色课堂,灵活采取现场访谈交流、组合式宣讲、跨越时空的对话、情景剧演绎等多种宣讲形式,持续推出“思政+比武”“思政+话剧”“思政+演绎”“思政+音乐”等特色宣讲课程,把理论宣传阐释得更加通俗易懂、鲜活生动,更有时代感、代入感和吸引力。 当00后开始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当非遗传承人登上宣讲舞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理论的生生不息。 那是思想的共鸣 目光转到今年暑假的一天,徐州市昆仑社区的一间“家门口的暑托班”中,十几名小朋友整整齐齐地围坐在一起,期待着今天的“非遗手工课”。 “同学们好,我叫李子艺,我是咱们徐州非遗面塑的传承人,今天我来教大家认识非遗面塑。”随着温和的讲解声,“理想彭城”青年讲师团成员李子艺走到小朋友中间,将自己精心准备的面塑作品摆在桌子上,栩栩如生的“哪吒”、精致的传统侍女、可爱的汉服娃娃让孩子们惊叹连连。 “老师,你这个作品要做多久呀?”有孩子提出疑问。李子艺亲切地回答道:“这几个平均都要两天的时间,你们知道吗,咱们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所以这个汉服娃娃是我专门制作的纪念品……” 随着课程进行,李子艺耐心地为小朋友们演示着非遗面塑的制作过程,并提供面团让他们亲手实践,一堂课的时间过去,一只只生动的面塑小老虎在孩子们手中成型。 另一边的凤凰书城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思政课讲师杨韵冰正为来到书城托管的孩子们讲述淮海战役中“十人桥”的故事,她说:“宣讲带给了我与在学校授课不一样的感受,因为我站在台上,可以看到台下的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对于信仰的一种追寻。” 杨韵冰还会为孩子们展示历史影视资料,从孩子们熟知的徐州主干道的历史变化,让孩子们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的真正内涵。这种从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方式,正是江苏青年讲师团内容创新的精髓。讲师们不再满足于宏大叙事的转述,而是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事说起,通过鲜活事例“以小见大”,如同匠人雕刻,在细微处见真章。 除了徐州的非遗课程、红色引领,在苏州姑苏区的锦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孩子们还接触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生活。 大屏幕播放的PPT上展示着一张张照片,照片中崎岖陡峭的山路、艰苦匮乏的生活学习条件无不震惊着在座的孩子们。“这里就是我支教的地方,这些孩子和你们一样大,但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却和你们截然不同。”伴随着吴江区青年讲师团成员李玉柔的讲述,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地在支教地区生活学习了一天。 “老师,我舍不得你……"”随着PPT结尾的视频中孩子们的真情倾诉,那真挚的情感深深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听课的孩子们知道,在祖国的其他地方,有这么一群支教青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今年暑假,江苏省2228个“公益暑托服务点”都迎来了一位青年讲师,他们带着专业知识、文化传承与红色故事走进课堂,从地质科普到非遗技艺、从历史故事到书法知识,讲师们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为暑托班的孩子们送上了一堂堂有温度、有内涵的“思政课”,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在团江苏省委看来,宣讲不该只是单纯的理论灌输,也应是解决青年急难愁盼的重要途径。所以,江苏青年讲师团的宣讲往往从青年急难愁盼入手,摸排现代化进程中青年“成长的烦恼”和“选择的苦恼”,在“堵点”“痛点”上集成发力。在宣讲前,讲师团成员还会注重收集团员青年在理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宣讲中讲师们根据自身所长进行针对性解答,并设置讲师与团员青年互动环节。从“我说你听”到“我们对话”,从“单向灌输”到“双向滋养”,宣讲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革命。 成功的宣讲背后,是专业精准地培训和反复推敲的讲稿。2023年以来,团江苏省委连续3年举办省级青年讲师团培训班,聚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青年讲师团骨干成员开展12次集体研讨备课;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等10个专题,打磨形成28篇富有“青春味”“感染力”的省级标准化宣讲课件,为基层团支部和各级讲师团开展主题宣讲提质赋能,实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道理与事迹相统一。 同时,团省委主动与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教育工委等单位联合开展青春之声——江苏“理”响青年训练营活动,与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共同开展省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在线系列培训会,每期参学人数超100万人次。 这些数字代表的,是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是无数场倾注心血的宣讲,更是无数颗被点亮的心灵。 “这种带有‘烟火气’‘泥土味’的宣讲让我听得进、坐得住、有收获。”一位青年在听完宣讲后感慨道。这正是江苏青年讲师团工作的最大成效——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青年心里,如同种子落入肥沃的土壤,生根发芽。 面对未来,江苏青年讲师团还将不停迈步。团省委书记潘文卿说:“我们将持续组织全省青年讲师走到团员青年集聚地,迎着‘青春的味道’去宣讲,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意思,让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圈粉’青年,实现理论传播与青年成长的双向奔赴。” 黄海之畔,青年宣讲的航船已满载星辉,正驶向更广阔的未来海域,它必将唤醒更多青春的梦想,汇聚成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奔涌向前。 |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