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品牌工作 特色项目 青年社团 网上学习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青年社团 >> 学联 >> 活动篇 >> 内容
展时代风采 树栋梁英才
在力争“两个率先”的历史进程中谱写青春乐章
——在常州市学生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04-12-14 浏览数:  来源:团市委  字号:〖
各位代表、同学们、同志们:
    现在,我受常州市学联第七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予以审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从1999年常州市学生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到现在已有五年。过去的五年,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团市委和省学联的精心帮助和悉心指导下,我市学联、学生会组织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同学成长成才的要求,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市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坚持正面引导,加强理论学习,构筑青年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
    五年来,我市学联、学生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等理论学习型社团在高校中广泛兴起。通过学习,广大学生明确了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树立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通过学习,广大青年学生增强了对党的认识,政治素质普遍提高,一批优秀学生成长为青年学生党员。加大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力度。市学联、学生会组织抓住建党80周年、神州五号成功升入太空、我国申奥成功、抗击“非典”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通过开展各种宣传学习活动,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注重实践教育,探索实践新思路,帮助青年学生在奉献社会中锻炼成长
    按照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要求,市学联以“实践‘三个代表’,弘扬时代新风”为主题,先后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开展了以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挂职锻炼、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广大同学受到了教育,得到了锻炼,也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历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了表彰。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常州市历届中小企业博览会、江苏省第三届园艺博览会、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得到了一致好评,展示出全市大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
    ——牢固掌握专业知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走科技成长、科技创新、科教兴国之路,成为青年学生的共识和自身要求。新世纪对知识和人才的呼唤,成为广大同学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校园中掀起了自觉学习外语、计算机、经济、法律知识的热潮。市学联和各级学生会紧扣时代旋律,把握时代脉搏,通过组织参加“挑战杯”等国家和省级各项科技作品竞赛、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等活动推动了校园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市学联和各级学生会组织广泛开展了主题鲜明、格调高雅、具有时代气息的各类文化活动。市学联发起的“大中专学生校园文化巡礼活动”、“大中专学生素质大赛”提高了学生素质,弘扬了校园新风,增进了校际交流。大中专院校也纷纷组织开展 “校风建设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等活动,校园文化呈现出了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
    ——全面服务同学,切实维护同学权益,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
    全市学联、学生会组织一方面参与协调和管理学生自身事务,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广大同学的正当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向广大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许多学校学生会通过学生代表加入后勤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爱卫会、校风监督岗等渠道,积极参与涉及学生利益的校务协商和民主决议,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意见投诉等形式,向学校领导及时反映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合理需求,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自身全面建设,推动学联工作深入开展
    五年来,市学联及各级学生会组织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寻找工作差距,明确工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基层学生会组织。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宗旨,民主推荐、选拔任用和监督学生干部,不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一大批素质优良、发展全面的青年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各级学生会组织还不断进行广泛的校际交流,借鉴有益的经验,促进了相互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学联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位代表、各位同学,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取得的工作成绩始终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学联第七届委员会向五年来时刻关怀和支持学联、学生会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有关部门及广大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五年来热心指导和帮助学联、学生会工作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五年来兢兢业业、一心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全市学生会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向五年来信赖、拥护和支持学联、学生会组织工作的全市青年学生表示美好的祝愿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学联的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广大同学的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学生会的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展,服务广大同学成长成才的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宽,青年学生成才的外部环境还需不断优化。这些不足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同学们!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市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历史决定了我们是继往开来、振兴中华、再创辉煌的青年一代。
    今后五年,市学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总揽,牢固构筑青年学生强大精神支柱,加大为青年学生服务力度,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展时代风采,树栋梁英才,在力争“两个率先” ,实现富民强市的进程中谱写青春乐章。
    一、坚持科学理论的引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构筑青年学生精神支柱
    学联、学生会组织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信念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结合起来。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服务“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的进程中争创新佳绩。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加强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等理论学习型社团建设,继续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竭诚为青年学生服务,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行动。一是切实加强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学联、学生会组织要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体系为突破口,通过形势报告会、社会实践等形式,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结合“西部计划”的实施和志愿者服务西部的典型事迹宣传,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二是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毕业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建“就业创业导师团”,邀请优秀青年企业家对有意向、有条件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进行指导,依托现有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开辟创业实践基地,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三是帮助大学生掌握过硬知识技能,增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学联、学生会要组织开展好以全国“挑战杯”为龙头的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增强青年学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帮助大学生发挥知识优势自主创业。各学校要广泛开展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为自主创业作充分的实践准备,在实践中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决心。
    深入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青年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以大中专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总揽,以常州市大中专学生校园文化巡礼活动为契机,以校园文化节、科技节、社团风采展示、学生素质大赛等内容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继续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广泛开展大中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援助、挂职锻炼、社会公益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工作中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去奉献青春,造福人民。中学要按照公民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三个环节,构建完善的教育过程,努力培养大批合格公民。高校要继续开展好以全国“挑战杯”为龙头的系列课外科技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协等科技类学生组织的建设,同时努力联合社会力量,设立专项基金、奖学金,为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保驾护航。
    切实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学生的权益。学生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学校涉及学生事务的管理,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建立适当的机制,在学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和校园治安等方面参与协商管理,代表和维护同学的正当利益。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充分维护青年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坚决与危害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通过法制宣传、法制讲座等形式,提高青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全面加强学联和学生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艺术和服务水平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学联、学生会组织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把自身建设成为广大学生信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学生群众组织。
进一步加强学联凝聚力。要结合学联组织发展状况,建立更加灵活、合理、高效的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学联主席团、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探索实施执行主席驻会制。要加强对基层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定期召开全委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加强同基层学生会的交流与沟通,努力增强市学联的凝聚力。积极增进同其他省、市、地区学联组织、杰出青年、企业家等各方面人士的联络与交流,共同促进学联事业的发展。
    进一步完善基层学生会的组织制度建设。完善校、系学生会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和完善工作决议制度,坚持和健全代表机构和执行机构并行的组织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学生社团工作的组织开展,推动社团活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各级学生会要重视彼此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与民办大、中学校的学生会组织联系,资源共享,互通信息,共同发展。
    努力培养一支高效、协作、务实、奉献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的岗位,既是服务的岗位,也是锻炼的岗位。要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原则,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考评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规范的量化考核细则。同时,加强对学生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使学联、学生会组织不断适应新形势,切实担当起为全市二十八万青年学生服务、导航的重任。
    各位代表、同学们,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发展的时代、变革的时代。时代背景激荡着我们的聪明才智最大程度地迸发,工作激情最大程度地涌流,发展机遇最大程度地汇聚。我们的未来是一个光辉灿烂、蓬勃向上的未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团市委和上级学联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市青年学生在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成才,再铸辉煌!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5683630   传真:0519-8568363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2007年1月18日后来访总人数:21542865 本月访问量:391605 今日访问量:5056   苏ICP备050273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