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品牌工作 特色项目 青年社团 网上学习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内容
《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我市团工作报道
发布日期: 2004-05-08 浏览数:  来源:团市委  字号:〖
    5月5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专栏,刊登了我市团组织开展“城乡互动1+1”行动的报道文章,并配发了市委领导点评文章及市委副书记徐峻范照片。报道文章全文如下:

                                “城乡互动1+1”助农村青年致富

    “以往致富没有门路,今年好日子总算来了。”江苏溧阳市大山下村村民许连生,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他经营的苗圃。许连生是常州团市委推出 “城乡互动1+1”行动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
    团常州市委介绍说,“城乡互动1+1”活动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统筹五互动”。就是要通过统筹城乡青年工作的四个主要方面,使城乡青年工作和城乡青年在五个方面实现互动并进。“四统筹”是指:统筹城乡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统筹城乡青年活动项目建设;统筹城乡青年工作体系建设;统筹城乡服务体系建设。 “五互动”是指:组织互动、人才互动、市场互动、信息互动、文化互动。通过采用单位1+1、个人1+1、活动项目1+1等方式,遵循自愿性、市场化、开放性、引导性、指导性的原则,为城乡青年的广泛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今年年初,溧阳团市委根据常州团市委实施“城乡互动1+1”活动意见,提出“先富帮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组织该市青年科教产业化带头人与20多位农村贫困户签订了结对协议书,首先着手解决结对户的吃饭问题,还为结对户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挖第一桶金。青年科教产业化带头人为与其结对的贫困户找准投资方向,帮他们出资金,还专门请来专家为其解决技术问题,甚至是产品销路都为他们考虑到了。许连生在溧阳新世纪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文锋的帮助下搞起了园林苗木栽培和营销,当年就脱了贫困帽子。
    钟楼区五星乡的村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团组织“城乡互动1+1”活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市教育局团委与五星乡团委为结对活动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启动实施了“携手共创文明城乡”主题活动。他们以“教育、科技、文化下乡”、“学生实践基地”、“基层献社会结对活动”等有形载体为抓手,拓展青年工作的领域,深入挖掘了青年工作的潜力。江苏工业学院的同学们与五星乡的企业结对,深入了解企业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难关,为企业提供“五小”建议,为企业建设献计献策。许多同学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科研项目开发,有的技术项目已经产生经济效益,深受乡镇企业的欢迎。部分学校的同学在村里担任计生工作信息员、治安工作联络员、村镇建设协助员、村务工作宣传员、法律知识咨询员等工作。五星乡到处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正朝着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风气良好、社会安宁的现代化文明村镇大步迈进。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在力争“两个率先”进程中率先解决“三农”问题是常州市委抓农村工作的总要求。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在农民。农村青年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资源短缺、人才匮乏等新难点。常州团市委在充分认清农业农村所处的环境的基础上,迅速调整农村青年工作的理念、思路及方式方法,提出了统筹城乡青年工作,实施“城乡互动1+1”,实现城乡青年工作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工作,以系统的思维谋划工作,找准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青年工作的新定位,从而更好地服务农村青年致富成才。
    在常州全市农村青年工作会议上, “城乡互动1+1” 活动正式启动,首批共有16对,32家团组织结对。这些结对组织已陆续开展富有成效的结对共建活动。作为首批结对的中国联通分公司和武进洛阳镇,正协议将电话超市引向乡镇,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惠,从而更好的服务外来青年,增加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城乡互动1+1“行动得到了常州基层党政领导、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广泛认同,广大农村青年尤其是基层团组织通过参与活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创新意识也被大大激发,农村青年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团市委书记杜吉宾表示,力争用2年的时间,在全市结成800对城乡互助对子,并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结800对的基础上,争取在3年时间内,促进1000名农村青年增收并成为科技兴农带头人、青年经纪人、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工商创业带头人,实现培训1万名农村青年的目标,推动我市10万户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党委领导点评:
中共常州市委副书记徐峻范
    团常州市委着眼于城乡青年成长成才和城乡青年工作协调发展、互动并进的实际需求,提出了统筹城乡青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推出了“城乡互动1+1”行动。该活动通过典型引路,组织推动,促进了城乡间组织、人才、市场、信息、文化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青年的欢迎。
    下一步,团组织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上下联动、层层推进、滚动发展、形成机制,通过具体有形的抓手和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为促进城乡青年的成长成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5683630   传真:0519-8568363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2007年1月18日后来访总人数:21542865 本月访问量:391605 今日访问量:5056   苏ICP备050273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