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溧阳团市委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各镇(区)全面建立青年中心。近日,中共溧阳市委组织部、溧阳市文明办与溧阳团市委联合下发文件,明确了全市农村青年中心建设的工作原则、工作内容、推进步骤和工作要求,为青年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舆论支持。具体做法是: 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镇(区)实际情况,设置中心项目,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动作,凸显地方特色,体现一镇一品;二是坚持大胆创新原则,创新建设模式,探索符合实际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路子、新办法,实现组织形式创新、活动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工作平台创新;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规范青年中心的组织机构,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事业化发展的格局。 体现四项内容: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合法、规范”的原则,紧紧抓住发展会员、培育社团、建立理事会、建好秘书处四个关键环节,理顺关系,构筑组织网络;二是建立阵地依托,结合实际建设阵地,或新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团属实体阵地,或依托现有的各类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阵地,或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建设流动阵地;三是开发服务项目,坚持“不求全求大,但求精求特”的原则,开发青年中心特色服务项目,做精做透一到几个服务项目,形成特色和品牌;四是探索运行机制,坚持“边建立、边运转、边规范”的原则,探索完善青年中心的运行机制,实现有章理事、有人管事。 遵循三个步骤:一是部署动员阶段(2006年2月):召开镇(区)团委书记专题会议,部署青年中心建设各项任务;二是全面推进阶段(2006年3月—7月):各镇(区)结合各地实际,坚持示范带动、培育典型、全面推开的原则,全面开展建设工作;三是深化提高阶段(2006年8月—12月):各镇(区)通过青年中心建设,及时总结建设和运行的经验,进一步探索青年中心建设办法,完善各项运行机制,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性的经验,实现青年中心可持续运转,力争形成新的共青团工作品牌。 把握四项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镇(区)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建设青年中心的战略意义,将建立青年中心作为推进新时期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生长点。镇区党委部门要从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高度来指导和支持共青团开展青年中心建设工作,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党委部门要按照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和要求,把青年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去。市文明办在评比全市文明镇时,将把青年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发挥作用情况作为一项内容,并占有一定的分值。团组织自身要积极争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结合“团建创新创优”推进青年中心建设。 3、突出重点,创出特色。镇(区)团组织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青年中心实际的实施方案和工作项目,在建设方式、资金筹集、项目开发等方面要大胆创新,创出地方特色。 4、健全机制,务求实效。按照团中央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提出建设方案。着力抓好“建起来,活起来,亮起来”这三个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青年中心建设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确保青年中心持续健康地运作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