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吴克祥就有点舍不得放下。“早就听说过这个书了,今天终于读到了。”这位在花园育才学校读5年级的安徽巢湖娃有点激动。《十万个为什么》是吴克祥从教室里的图书角借的,这个图书角24日第一次对同学们开放。这一天,这个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其他8个班级也都向孩子们开放了图书角。9个图书角共有1583本图书,这些书是花园第二小学的760名同学捐出来的。 育才学校是一所在原企业办幼儿园校舍办起来的简易学校,目前有近500名学生。今年3月,为了提高民办外来子弟学校的办学质量,根据钟楼区教育文体局的统一部署,与育才学校相距不远的花园二小成了它的结对帮扶学校。“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这个学校的孩子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很少有课外书,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却很强。”花园二小校长袁文钢说。 正好,学校这学期要进行感动校园活动,袁校长就把育才学校小伙伴们想读书却没有书的窘境告诉了孩子们,发动他们把自己读过的课外书捐出来,送给“育才”的小伙伴。孩子们的响应十分踊跃,不少同学一捐就是五六本。学校一统计,数量不少,品种也十分丰富,可以让“育才”的孩子平均每人3本以上。 把书往“育才”一送,让他们分给孩子,简单是简单,可书的效用就发挥得就没那么充分了。于是,花园二小又出资近千元,订制了9个小书橱,为“育才”的每个班级都建起一个“心连心图书角”。这样,图书通过周转,就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读到。
——2006.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