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品牌工作 特色项目 青年社团 网上学习
今天是: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首页 >> 青年社团 >> 青联 >> 重要资料 >> 内容
凝聚青年力量 增强发展信心 为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发布日期: 2009-01-17 浏览数:4838  来源:团市委  字号:〖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十六大以及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市青联九届四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09年市青联工作任务,积极推动青联工作适应新形势,取得新发展。现在,我受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九届四次全委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8年,市青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服务市委工作大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青联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引领青年服务社会发展,青联组织影响力不断增强
      全力推动青年创新创业。“鼎蓝杯”首届常州青年创业大赛凸显成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项目6个,其中3个项目的技术转让费达5000余万元,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扶持。举办“企业家进校园——创业者沙龙”活动,搭建优秀青年企业家与在校大学生对话交流平台。全面启动“青年企业家对接区市”活动。通过新北区、天宁区活动的成功开展,促进了政府与青年企业家的双向沟通。
      广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组织各界别、各专业领域的委员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调研活动,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反映青年心声。市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组10位委员提出的“合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住院定额”等提案6件,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广泛发动市青联委员积极参与“捐出一张废纸 奉献一片爱心”慈善公益活动。向全市青联委员发出《关于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的倡议书》,市青联会同市青商会共计捐款捐物总值达300余万元。配合市委宣传部等9家单位联合开展“三下乡”集中行动,送服务进农村。
     (二)服务青年成长发展,青联组织感召力不断增强
      搭建青年发展提高平台。围绕加大有效投入和科技创新,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企业成长与创新”、“企业成长极限的突破和持续发展”论坛。围绕应对宏观环境变化,举办“中小企业如何暖巢过寒冬”等主题沙龙。举办“领导性格魅力--九型人格工作坊”、“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工程”、“易经与管理”等专题讲座近20期,为委员提供知识服务。通过《精英》会刊等媒体刊物,做好委员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优秀青年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搭建优秀青年成长平台。通过选树青年成才典型,宣传青年成才之路,使青年人才更好地示范社会、带动青年。开展了“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积极推荐委员参加市级各类评选活动。积极申报、推荐江苏电信常州分公司范志刚参加“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并获“2007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荣誉;推荐4名青年企业家参加了“2007年省十大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评选活动。推报28位精英人士加入了十届省青联组织。
      搭建委员交流沟通平台。举办青联青商羽毛球友谊赛、沙滩足球赛、街头篮球精英赛以及攀岩活动等,丰富活跃委员业余生活;关注委员子女健康成长,组织委员子女开展英语拓展夏令营活动。
     (三)加强自身建设,青联组织生命力不断增强
      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青年自组织发展状况”专题调研,为促进青联组织新发展奠定基础。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定期开展走访和慰问活动,加强与委员的联系联络,不断完善工作制度。
      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了部分省、市青联委员会见韩国青年会议所代表团一行,加强了对外沟通。做好青联、青商会《精英》会刊编发工作。08年共发行会刊4期,宣传报道青年精英13人。广泛开展调研,积极探索做好青联工作的新思路。
      服务优势进一步体现。各界别组自转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界别组长较好地发挥牵头人作用,利用各界别组的优势,以独立、联合等形式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切实加强委员与委员间的沟通交流。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切地感到,青联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青联事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青联事业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各位委员的热情参与和倾力投入。在此,我代表市青联向各位委员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服务委员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手段、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委员不断增长、变化的需求,发挥委员作用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界别活动开展不够均衡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2009年的主要任务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常州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市青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高扬“创新、发展、提高”的主旋律,以培养青年人才和促进青年发展为着力点,团结引领全市青年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巩固各族各界青年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结合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引导青年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立足各自工作领域建功立业。
      用发展的成果教育青年。结合建国6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与祖国同行”系列活动,以党和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励和鼓舞青年,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领青年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懈奋斗。
      用坚定的信心激励青年。在委员中深入开展“创新、发展、提高”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进一步坚定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信心。
     (二)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引领青年建功立业
      服务经济发展。开展“保增长、促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围绕推动优势产业做强,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帮助企业攻坚克难开展调研,组织视察活动,形成青联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围绕支持企业发展、创优发展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探索建立青联服务团,深化“青年企业家对接县区”活动。发挥联络优势,组织和引导常州籍优秀青年回常创业、投资、合作,吸引更多领军型创新创业以及海外归国青年创业人才落户常州、创业发展。
      服务社会和谐。围绕建设新农村,组织开展“青联委员走进新农村”活动。围绕文明城市建设,组织送文艺走进新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开展慰问演出等活动。围绕生态市建设,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活动。根据区域和界别特点,通过开展“青联委员服务日”、“青联委员公益行”等活动,引导青联委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服务青年成长。动员委员特别是企业界别委员关注、关心、支持青年就业工作。继续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青年典型。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青联的密切联系,努力拓展国内国际交往。
     (三)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青联组织的旺盛活力
      加强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好市青联换届工作。加大青联吸收社会团体会员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好青联组织在团结凝聚青年中的特殊作用。探索将青年自组织纳入青联组织联系、合作的范围。做好“两新”组织青年的团结服务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委员走访工作,坚持组织好联谊会、“委员活动日”等传统活动,全面了解委员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委员工作。继续组织委员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搭建各类学习平台和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委员的综合能力。
      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和落实主席会议制度、委员联系制度和界别组工作制度等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和青联文化建设,强化《精英》会刊、青联网站和短信平台等载体在沟通、联系、服务委员方面的特殊作用。加强青联秘书处建设,加大对辖市区青联的指导力度,不断完善和扩展青联工作网络。
  各位常委、委员,青联组织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组织,青联事业是一项蕴含激情与挑战的事业。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市青联一定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团结引领全市青年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5683630   传真:0519-8568363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2007年1月18日后来访总人数:21542865 本月访问量:391605 今日访问量:5056   苏ICP备050273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