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品牌工作 特色项目 青年社团 网上学习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 武进 >> 内容
讲述教育故事、分享智慧人生——省武高组织开展“我的教育故事” 讲述活动
发布日期: 2010-10-19 浏览数:  来源:团市委  字号:〖
为了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工程建设,2010年10月18日下午4:30,在求实楼二楼会议,省武高组织开展了“我的教育故事”讲述活。省武高行政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员工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省武高校长杨云逸主持。
平时学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算是最细致入微的。每个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凝聚着班主任的心血和汗水,这期间一定有许许多多或令人深思、或感人至深的故事。省武高青年教师代表高一(4)班班主任华晓燕、高二(15)班班主任陈雯宇、高三(1)班班主任杨慧慧先后和全体老师分享了她们在班级管理的管理策略和心得体会。她们在班级管理中的爱心、细心、耐心和智慧让在座的全体老师深受感动和启发。
随后,省武高校长杨云逸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有缺陷的,有遗憾的,但没有失败的,只有更加完善的。他号召全体教师把“大善、大爱、大智慧”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去,把教学管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最后,省武高校长杨云逸就善待学生、相信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打造精彩高效课堂对全体师生提出了要求。
教育的故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用心来创造的。学生们,伴着这样的故事而成长;教师们,伴着这样的故事而幸福!省武高将每两周举行一次“我的教育故事”讲述活动,通过真诚交流、经验共享、师生共进,进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打造武高优质品牌!
附:青年教师《我的教育故事》讲稿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华晓燕
匆匆从这个世界走过,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过着平静、不为人们注意的生活。没有盛大的队伍欢迎,没有石碑竖立记录功德。然而,所有这些,都不能降低我们可能的影响,因为我们是老师,我们的学生需要我们的帮助和鼓励,需要我们在他们身旁不断的加油和喝彩。
回顾这几年来当班主任的点点滴滴,我觉得我们做老师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育学生心甘情愿的“听话”
每带一个班级一般我会给他们讲一个故事。德国的一名扳道工接到通知:两辆火车要从此路过,需要扳岔道。而他正在扳岔道时无意间发现他的儿子正在铁路中间玩耍。如果他去救儿子,两辆飞驰而来的火车就会相撞;如果他扳岔道,儿子就会性命不保。这时他大呼一声:“快趴下”,并将岔道扳过,两辆火车飞驰而过后他没有勇气看儿子,但他的儿子确实还活着,当他听到父亲呼声时,迅速趴在了路轨的中央。德国政府知道这件事之后,重奖了这一名扳道工,并发给了他一枚金质奖章。奖金是奖励他救了两车人的性命,金质奖章是为了奖励他教育了一名听话的孩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听话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高中阶段,他们如果要胜出,就先要学会听话。我们的学生跟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智力水平没有多少差异,主要是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所以在学期初,我就要首先把教育学生听话的工作做好。如果学生不听话,班主任即使有再好的班级管理理念也是白搭,任课老师即使有再高的教学水平,也是白搭。
二、让学生愿意并自觉穿好校服
某个国家的一位女运动员每次参加比赛前都让媒体大肆宣传她的比赛服装,很多运动员跟风而上,甚至大有跟她比一比的态势。殊不知,她非但是一名著名的运动员,更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很多运动员在赛前就在她的这一强大攻势下分了心,比赛时势必受到干扰。这个故事也是我在新接收一个班级时必讲的故事之一。我们的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如果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服饰打扮上,肯定也会有不良影响,而且极易形成攀比意识。班级中学生穿校服的状态是班主任工作执行力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这一届学生还刚刚开始,他们一开始是服从,然后就会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不穿。首先是校裤,然后是上衣。不穿校裤是他们对班主任的一种观望心理,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他们就会慢慢变本加厉。穿校服是如此,其他方面不也一样吗?就像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班上是体育课,我知道:体育课上学生运动后会比较热,少数学生就会以此为借口不穿校服,在跑操之前,我让一个学生到教室把“遗留”在教室中的校服带到操场,让学生穿上。可见,他们在穿校服这件事上还没有很自觉,还在为不穿校服而找种种理由和借口。我个人觉得班级的管理要从穿校服开始,而且要常抓不懈。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学生之间会比较,班级之间也会相互比较。只有所有的班主任都齐心协力,我们全体学生才能首先从面上听我们的话。
三、相互之间的问候能够增进感情
要散步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关。我要求我班上的学生见到任课老师要打招呼。一开始,学生会很不好意思,但是我会反复提出这个问题。特别是晚自习第四节课下课,我会让学生把后门关了,让所有学生从前门走。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每日问候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教会他们如何与人交往,更可以从他们每天跟我们打招呼时的表情看出他们当天的心情。除了要求他们跟我和我的任课老师打招呼,我还要求他们每到放假回家,一定要给我发报平安的短信。第一次放假回家,只要没有回短信的,我一一打电话询问孩子到家的情况,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是否安全到家的担心。到了第二次,他们大部分都能回短信了,有的有特殊原因,回短信晚的孩子他会特别不好意思,在短息或电话中会露出很抱歉的意思。我知道到了此时,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如果他们对于这样细枝末节的东西都能放在心上,那么以后我在布置任何任务时,就会顺手很多。
四、换一种说法给彼此喘息的空间
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班主任的班级教育和管理。教室里新来了一个学生,据说劣迹斑斑,我也有些头大。但是既然接受了,就要勇敢地面对。刚见面时,看看他的头发和他的服饰,就可以大概知道他的状况。一个班级中的学生穿校服的状况是一个班级学生是否能够并且愿意接受班主任指令的一个非常形象的反映。因为是休学插班生,所以他有校服,但是故意没有带到学校。当天下午我跟他的父母联系,让他们送来,当面要求他穿上。他穿上了,到了下课,我发现他又脱下了,其实我知道他是根本不想穿。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一到下课他又脱下。我想如果我还是以命令的方式对他说,肯定还要经历很多个回合,可能效果还不好。于是到晚自习前,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跟他道歉,我说:今天我对李某同学犯了个错误,我明知道他腿受伤了,不方便换裤子,却要求他穿校裤,很对不起。我看到他脸红了,其实,他跟我都知道,那个拆线的伤口地方跟穿裤子没有关系。
虽然到教室才短短几天,他的人缘特别好,有好几个学生下课后,有事没事总要到他座位附近去谈天说地,声音很高,教室里有很多学生对此很不满。我觉得很烦。教室里的讲台和黑板是班级学生在每节课前跟任课老师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一段时间下来,教室里的黑板擦得还算干净,但安排擦讲台的同学老师忘了自己的工作,我就找到他,跟他讲,希望他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是想借此来让他每节课下课有点事情做,不至于只知道玩,搞得教室里吵吵嚷嚷的。说完这件事后的第一次下课,我看到他飞奔讲台,把讲台擦了,但是水太多了,我就表扬他,说他擦的很干净。有一次数学午练结束,我发觉他已事先把讲台擦好了,我又表扬他很细心,顺便跟他提出,以后要把布绞干一些。有时,换一种说法,或者稍微缓一缓,倒反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该喝彩时一定不要吝啬
常常地,我们太容易低估一个轻拍、一个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句诚实的夸奖、或者关心他人的哪怕是最小的行动的力量。新接收班级时,发现班级中有位姓王的同学很是讨厌。没有礼貌,作业邋遢,犟头犟脑,经常自作主张,进出教室关开门声音很大,上课老是低着头,老师跟他讲话他也是爱理不理的,跟他交流觉得很困难,跟他父母也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方式。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很看不惯,心里也很着急,但是还不能表现在脸上。其实人生中有很多偶然,有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很幸运,在运动会上,他参加了男子800米的比赛项目。我看到他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在800米的比赛中,也有同学给我陪跑,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打气,我觉得浑身都有力量,也使得我在比赛中没有跑出个倒数第一。其实我以前跑步,从没有人给我加油的,当我在跑道上快没力气时,运动场外突然爆发出“王某,加油!”这样的声音,使我不得不加快了脚步,我第一次体验到了被人鼓励的感觉。他还说:运动会中,我战胜了自己的极限,也战胜了自己心中的阴影——看见跑道,就看到了希望。看完他的这篇周记,我沉思良久:如果当初对他我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可能教育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其实我知道,他讲的加油声,其中就有我的喊声,可能我们的声音不是最美妙动听的,但在人群中,在跑道上,班主任的加油喝彩声一定是最亲切的。运动会结束后,我跟他讲:“其实你微笑时更好看。”从此,在他脸上经常洋溢着微笑,让人看了很舒服,他自己也开心了很多。
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忏悔自己的过失,就不可能取得进步;一个学生如果不能自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就不可能走向成熟。在另一次的班主任周记中,他告诉我:一开始对老师的敌意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不是针对我班上的老师的。希望我替他对那次被他在自习课上出教室时大声的撞门声吓到的老师和同学说声“对不起”。看到微笑着的,慢慢懂礼貌,知道每天晚上跟我说再见的他,我也渐渐可以放下心来了。
1996年从武高高中毕业,2000年踏上工作岗位来到武高,和我昔日的恩师在一个学校工作,确实是很特别的。一个教师,无论是引人注目或是默默无闻,都有一个心愿,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武高的同事,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蒸蒸日上,希望在和昔日的同学聊到母校时能多一点自信,谢谢大家!
 
用理想凝聚力量
杨慧慧
昨天接到任务要向大家谈谈我的教育故事,因为没有之前的经历,我这个班主任也像学生一样,对这两年多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天充满了新鲜感——紧张又满怀希望。收罗过往,我都做了些什么呢?跟大家一样呀!孩子们的缺失给他们补上一点,哪怕只是一点;孩子们的痛苦给他们减轻几分,哪怕只是几分;孩子们的迷茫给他们引领几步,哪怕只是几步。举几个例子吧。
一、播撒“感恩”的种子
    知道有些孩子不懂得感恩老师,是从初任班主任时的第一次学生对各科老师的测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让身为班主任的我气愤而内疚;知道有些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是听到一对满脸泪水的父母把我眼中的一个乖乖女描述成家中的“魔鬼”; 知道有些孩子不懂得感恩同伴,是因为不难发现纠结在他们生活中的多少矛盾都是自私所致。当本该初见长成的感恩树已近枯竭,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在他们被称为孩子的最后阶段再播撒一次“感恩”的种子。
以感恩老师为例吧。我通过教师特点介绍直接建立老师们在学生心中最初的高大形象;我鼓励学生多与老师交流,特别是遇到困难与失落的时候,我曾经这样启发:“你们发现没有?运动员无论在比赛中获胜还是失误,第一个扑向的都是自己的教练。”;每次有感恩老师的班级行动,我都建议他们选择全体参与的方式,比如今年的教师节,我们都收到了一颗粉红的心形纸板,上面贴满了写着祝福语的心形便利贴。我想,感恩是一种集体的氛围,感恩也是一种个体的触动。有了对老师的感激与信任,这些孩子受益非浅,他们更容易地欣赏到了各科老师的魅力,更认真地执行了老师的要求,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借鉴过希尔弗斯坦的经典绘本作品“爱心树”作班会教材,播放了“让世界充满爱”等励志演讲。我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幸福和谐的生活氛围的,所以我一直给学生灌输的理念就是:这种氛围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要靠你来创造。
二、减轻竞争的痛苦
一路走来,我能感受到学生的痛苦,尤其是在特色班。强烈的自尊心与激烈的竞争性使学生的心态发生着各种变化,甚至是扭曲。最严重的学生,建班时就刻意改变了自己的性格。还记得建班时的第一次小考就哭倒了一大片,真有些难以收拾。处理不好的话,盲目自大,自暴自弃,自闭抑郁……各种严重的后果都有可能产生。当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我发觉“团队作战”其实是减压的好办法,首先以整体目标带动个体目标能增强学生的价值感与责任感,其次,创设情境的角色转换能增添学生的新鲜感,鼓舞士气。记得水平测试前夕,正值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包揽冬奥会4金,我做了个ppt,把“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冬奥会4金”比作“水平测试的4A”,把几位运动员(实力非凡却又夺金路上困难重重的老将王濛、闯劲十足却经验略欠的小将周扬、因意外受伤无缘冬奥会却从未放弃希望赶到温哥华的刘秋红、临时替代并幸运成为夺金成员的张会)比作我们班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使他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要为班级争光!去年期末正值世界杯,我在做期末动员时说:这次我们用全攻全守的打法,每个人都要及时到位。不知道比喻是否恰当,但学生觉得新鲜振奋。有个喜欢西班牙队的女生周记里写到:虽然因为期末考我不能看喜欢的球队比赛了,但能跟他们同时拼搏,我觉得挺带劲的!
周敏讲过的“幸福的赶路人”让我至今印象深刻,我相信能支撑学生坚持到底、不懈努力的绝不是痛苦与挣扎,而是幸福与希望!
三、平复青春的萌动
我们班有46个女生,开始时经常有家长向我询问早恋的问题,我也对此有些恐惧,因为一旦发生,凭我的水平很难平复。我希望主要靠预防,但这种话题在班里不易过多强调,所以我一方面加强观察,一方面抓准时机蜻蜓点水般略作提醒。比如:建班初期,班里举行过一个歌词中有“我们”两个字的唱歌接力赛,学生歌曲中的“我们”大到“世界、亚洲、祖国”,小到当然最多的还是“恋人”。文艺委员请我总结陈词时,我根据他们所唱诠释了 “我们” 的不同含义,强调高中阶段的“我们”应该是广义的。记得我这样说过:“我们希望这两年里你能留在我们中间,与我们苦乐与共。如果你真的有了固定的两个人的我们,那你虽然坐在我们中间,眼中一定已经没有了我们的存在。”班会课是在笑声中结束的,大家心照不宣。再举个例子,大家应该仍对杨校长开学时让我们学习的video记忆犹新,我们很多班主任也组织了学生观看。您是否还记得那场国际24小时马拉松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北体学生林义杰在最后的路程拉起了几乎放弃的华裔著名女将胡颖儿的手共同奔向终点。我的观后点评有这样一段:“这拉手拉出的不是一个浪漫爱情故事,拉出的是与需要鼓励的战友携手辉煌。高三这一年中,你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纯净、无私却坚定有力的携手并进,共创辉煌!”我不敢说班里就没有了青春的萌动,但至少保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说到教育故事,大家每个人肯定都有一箩筐,今天我把自己的与大家共享,希望得到你们的指点,更希望获得每一个聆听你们的故事的机会。谢谢大家!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5683630   传真:0519-8568363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2007年1月18日后来访总人数:21542865 本月访问量:391605 今日访问量:5056   苏ICP备050273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