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献血者
赵良,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一位最普通的市民,一位为生活奔波,又曾下过岗的职工。自2002年8月29日第一次献血以来,以后每隔6个月,他都会挤出时间坚持到各献血点定期献血。2005年9月22日开始,他参加血小板捐献,一献就是6年,共无偿献血68次,献血总量5410O毫升,相当于把自己的血液换了11遍,如果按照每800毫升鲜血救一个人计算,他的血液已经救治769名伤员。
——金牌志愿者
赵良同志除踊跃参加无偿献血外,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他于2007年12月加入我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2008年3月22日正式参加街头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每当市民有献血疑问时,赵良总会以亲身体会,帮助市民克服献血恐惧,服务队其他队员亲切地称呼他为“金牌志愿者”。赵良除帮助开展招募工作以外,还积极承担纪念品发放、茶水服务等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中,总计服务时间高达5845小时,成为“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首个五星级志愿者,也是服务时间最多的志愿者之一。身穿“无偿献血志愿者”红马甲,赵良几乎每天都在献血屋上班,而这份工作并没有一分钱的工资。看一下他拥有的许多献血证,不由得让人感觉震撼,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看见自己殷红的血液流进血袋中,都感到无比自豪,自己的鲜血能够让生命重放光彩,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无悔的服务
由于赵良将自己的节假日以及休息时间全部用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因此一些群众不理解,甚至经常会遇到一些冷嘲热讽:“又不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急着用血,何必这么认真,这么辛苦呢?没日没夜做志工,为什么呢?”别人的不理解丝毫没有影响赵良做志愿服务者的积极性,因为他认为:这真的不图什么,就是觉得献血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的血会帮助其他人,就这样做了,自己觉得很值得。作为志愿者,我一直认为我助人,我快乐。
赵良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酷暑寒冬,他都会在休息时间为我市无偿献血事业服务,热情接待每一位献血者。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献一次血并不难,难的是坚持10多年献血!做一次志工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了近5845小时。
——无悔的生命
上世纪90年代初,因企业破产,“4050”人员赵良没能再就业,其党员组织关系转到青龙乡青锋材委。一次组织生活中,赵良读报读到一则16岁男孩患白血病的新闻,他想:这样的孩子太可怜了,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最终,他找到了血站,要求无偿捐献成分血。赵良在无偿献血中,感悟另一番道理:“现在我靠低保生活十分满足,光满足还不够,要懂得感恩党的政策,无偿献血和当志愿者就是我的行动。”令人欣慰的是,好人有好报,赵良有一个十分出息的儿子。2004年,儿子考到南京读大学,每月生活费仅300元,但是儿子从来不埋怨,靠自己的努力顽强生活,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后来儿子考研考上上海交大,并当选学生会干部。为尽量减轻家庭负担,儿子在学校努力勤工俭学,自给自足。儿子也为有这样热心公益事业的父亲而感到自豪,他认为,是父亲的努力和付出,给了他拼搏的勇气,给了他生活的信心。
——崇高的人生
2007年6月,常州市公民无偿献血领导小组授予赵良同志“常州市无偿献血无私奉献奖”。2007年6月,省卫生厅等授予赵良同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8年12月,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赵良同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9年,赵良被评为常州市“文明市民·身边好人”并被评为年度青竹苑社区“优秀共产党员”。
2009年12月1日,市奖励“身边好人”500元奖金,赵良通过青龙街道政工科联系到青龙苑社区因病致困的潘小平家庭,把奖金亲自送到潘小平手中,潘小平全家都感激万分。
2009年12月份,赵良又为白血病患者蒋怡招募6个单位血小板,病愈的蒋怡将特制的锦旗送至天宁区文明办,并请转送给赵良。
2010年7月,赵良再次为常州市一院白血病人陈林珍招募血小板1个单位。事后病者子女乔志霞、乔志宏、乔志翔托人送一面锦旗到青龙街道,请政工科转交赵良,锦旗上写着“热血滴滴献爱心,无私援助情意浓”。
2009年,赵良参加市志愿者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受到市委宣传部徐缨部长的亲切接见,徐缨部长充分肯定了赵良的奉献精神,感谢他为常州公益事业作出的贡献。
无偿献血是一项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事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所有健康公民的热心参与。赵良以奉献感悟幸福,以无私诠释人类道德,令人们在感悟崇高中认识时代精神,认识奉献的高贵价值。
赵良同志被各种媒体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誉。他已经成为了城市文明的代言者,他献身无偿献血事业的精神,正是我市加快社会发展、建设城市文明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