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由《常州青年》编委会、常州高校传联盟5名记者组成的联合采访组,在听松楼花园酒店采访了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
余光中先生是从10月6日开始他的常州之旅的。昨日下午,结束在常州工学院的讲座之后,余光中先生不顾身体辛劳,欣然接受了《常州青年》的独家专访。访谈一开始,余光中先生向青年记者深情讲述了他少年时期在常州的往事,他说,“常州是他的母乡,也是妻乡,常州人文化底蕴很深,以前在舅家就深受古典文化的熏陶,非常感念。”在近两个小时的访谈中,余光中用诙谐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对中外历史上的著名绘画、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并作出品评价,讲述了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互通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诗歌作品,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阐述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感悟。当被问起是否还有“乡愁”情节时,他说,“虽然现在经常能回到祖国,但是乡愁并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还有一种大我的乡愁,就是民族的文化、历史。虽然回来很多次,但是故乡的邻居、同学都已经不在了,还是让我感觉有些伤感。”此外,他还就人生和心路历程以及对常州未来和常州青年的期待等方面,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余光中简介:余光中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他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南京,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80年代后,余光中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