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常州市委以天宁区为试点,按照“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探索建立“校地志愿服务三级对接”模式,推动常州轻工学院团委与天宁团区委深度对接,配置轻工学院团委干部到天宁团区委担任书记助理;协调轻工学院8个系部分团委书记担任区6个街道编制外团委副书记;组织招募学院30个团支部书记担任区30个试点社区(村)团支部编制外副书记,学院各团支部的团员成为对应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志愿者。通过社区和高校的紧密对接,充实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人员力量,确保试点社区每周至少开展1次微志愿服务。
二是制定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起草《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对社区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培训、奖励、经费和组织运行做出明确的规定,探索与中国移动、常州广电等单位的合作路径,妥善解决活动开展的人员、资金及保障问题,通过科学化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推进。
三是创新实施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参照民政系统社区管理的方式,在天宁区432个网格内,每个网格配备3-5名大学生,通过分片包干、联系到户、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方法,在确保社区志愿服务“密度”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服务的覆盖范围。
四是着力构建“阵地、队伍、活动”三结合运行方式,根据试点区域的范围和规模,建立并运行30个标准化的志愿服务站,吸引60支社会化的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下半年将开展社区集中志愿服务90场次,通过阵地建设、队伍组织、活动开展三管齐下的举措,切实提升志愿服务对社区事务管理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原文地址:http://qnzz.youth.cn/place/dishi/201209/t20120911_242868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