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中国共青团自1922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中国青年经历了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在20世纪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闪光的青春足迹,同时也为当代青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望未来,我们面对着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时代又将更为艰巨和光荣的历史使命赋予当代青年。我们希望广大青少年能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共青团的奋斗历程,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为振兴中华、建设常州而勤奋学习、发愤成才,用智慧和力量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光辉业绩!
|
|
战斗的青春
|
十月革命的炮声,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新的思想武装。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活动,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在了时代斗争的前沿。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建立。大革命时期,团员和青年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青团组织为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共青团改造成为抗日青年的群众组织。解放战争时期,经过解放区试建团,1949年4月,正式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青团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
|
|
1、“五四”运动爆发
|
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英、美、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单方面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北京爱国学生三千余人,在1919年5月4日,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在天安门集会并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常州“三杰”挺立潮头,分别成为北京、天津、武汉学生运动的骨干,并以此为转折点,走上了革命道路。可以说,“五四”运动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集合,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青年团的建立作了准备。
|
|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图为:《新青年》创刊号。
|
图为:“巴黎和会”开会情形
图为:北京学生的游行队伍经过天安门
图为:示威学生愤怒冲向赵家楼
图为:“五四”运动中各地学生、青年团体散发的部分传单
|
※ 1919年的瞿秋白;瞿秋白撰写的《不签字后之办法》
※ 大学时代的恽代英
※ 《晨钟报》报道省立常州第五中学学生罢课
※ 《新闻报》报道常州工厂赶制国货
|
|
2、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
|
五四运动的爆发,揭开了以社会主义思潮为主导的新思想、新文化的篇章,也促使了青年群体的新的分化和组合,尤其是以社会主义为宗旨的青年社团组织纷纷涌现。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之后,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李大钊在北京,董必武、陈潭秋在武汉等地相继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
|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指派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年轻成员俞秀松等人组建中国第一个先进青年的政治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担任书记。图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今淮海路567弄6号)。
|
|
在李大钊领导下,1920年10月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并着手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图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会议会址——北京大学红楼,时间:1920年11月初。
|
|
1920年10月,张太雷受北京支部和李大钊委派,在天津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选举张太雷为书记并一致通过了团章。左图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所在地:特别二区大马路(现河北区建国道91号);中图为:共青团创始人之一——张太雷。
右图为:在张太雷领导下,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来报》。
|
※1921年7月9日至23日,青共国际二大在莫斯科召开,张太雷和俞秀松作为中国SY代表出席,并向大会提出报告。张太雷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并受委托回国主持团的整顿工作。图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的报告、青共国际二大会址
|
|
1921年,在上海成立团的临时中央局,在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并选举正式中央机关之前,代行中央职权。1922年1月,临时团中央创办机关报《先驱》。左图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办公地址——上海霞飞路鱼阳里6号。右图为团的机关刊物《先驱》创刊号。
|
※ 图为:到团一大召开时,全国各地团组织恢复、发展情况示意图。
|
|
3、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
在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共产国际的关心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5月5日在广州隆重开幕。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实现了全国先进青年组织在思想上的完全统一,使中国青年运动进入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崭新阶段,使中国青年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团结在党的周围,成为一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强力量。
|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决议案,团的纲领明确提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图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广州东堤“东园红楼”。
|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来自全国15个地方团组织的25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列席大会的还有两名外国代表和各界人士共1500多人。图为:团“一大”代表签到簿(局部)。
|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图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上左为施存统,右为张太雷,下左为高君宇,中为蔡和森,右为俞秀松。施存统被推选为书记。
|
|
图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先驱》刊载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号》。
|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全团迅速迅速投入到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1922年9月,青年共产党员李立三、刘少奇等受党组织委托,领导和组织了震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大罢工。在这次罢工中,青年团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图为安源路矿工会工人学校教职员合影。前面站立者右起第二人为刘少奇。
|
|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8月20日至25日在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邓中夏、林育南、施存统、李求实等30余人。大会制定了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并通过了《关于青年运动议决案》。左图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二大旧址;右图为:在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刘仁静。
|
|
1923年10月,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它同已经停刊的《先驱》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团结教育青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先后起了重大作用。左为《中国青年》创刊号,中为《中国青年》主编恽代英和肖楚女(右)。
|
|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大会贯彻党的“四大”精神,动员全团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并决定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张太雷任团中央书记。图为大会通过的决议案及宣言的小册子。
|
|
4、“五卅”运动的爆发
|
在1925年的中国,爆发了一场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震惊世界的反抗帝国主义的人民革命浪潮——五卅运动。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纱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事件发生后,引起中国工人和人民群众无比愤怒。5月30日,上海学生进行反帝宣传,遭巡捕逮捕。下午,上海各界人士万余人前往南京路示威,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遭帝国主义开枪镇压,打死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南洋附中等校学生及群众10余人,伤者无数,造成了举国震惊的“五卅”惨案。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和推动下,上海人民展开罢工、罢市、罢课的运动,以反对帝国主义的屠杀,五卅运动的风暴很快席卷全国各地,拉开了大规模反帝斗争的序幕。
※“五卅”惨案发生现场
|
图为:“五卅”运动中上海学生的游行队伍
|
※ 瞿秋白在《热血日报》上撰写的《外人大屠杀之目的》、《中国人不要做外人抓牙》等文章
※ 恽代英撰写的《告激愤的国民》
|
|
香港工人和广州工人游行大罢工,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这次大罢工使繁荣的香港变成“死港”、“臭港”,严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图为省港罢工中的劳动童子团。
※ 《申报》报道常州各界6000余人集会并举行大游行的消息
|
|
5、“三·一八”惨案
|
五卅运动以后,北方革命形势迅猛发展。1926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激起中国人民更强烈的义愤。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人领导下,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组织的以北京大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前往铁狮子胡同执政府请愿,遭到枪击,当场有47人被打死,200余人被打伤。这次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罢课,集会和示威游行,抗议段祺瑞惨杀北京民众的暴行,从而形成了一次广泛的群众革命运动。鲁迅曾悲愤地将“三·一八”称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
图为:青年学生前往北洋政府请愿的情景
|
图为:示威群众与反动军警相峙的情形
|
图为:“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左)和学生杨得群(中)以及纪念文章
|
|
6、支援北伐战争
|
随着革命群众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高涨,为了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广东国民政府于1926年5月派叶挺独立团挺进湖南,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埋葬北洋军阀统治的大决战全面展开。各地共青团纷纷带领青年参加北伐军、支援北伐军,用无数辉煌的业绩,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谱写了瑰丽的篇章。
|
广大青年热烈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支援北伐战争。图为:北伐工农运输队
|
图为:前进中的北伐军战士
|
※ 广州青年和各界群众欢送北伐军出征
※ 北伐军进攻武汉期间,张太雷于1926年9月18日和10月1日,在《人民周刊》发表《武汉攻下以后》、《武汉攻下后之国内外形势》。
|
|
7、投身武装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中国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共青团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庄严宣告要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继续做党的忠实助手。在党于8月1日向反动派打响第一枪、8月7日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确定开展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后,共青团立即带领团员和青年投身到武装起义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为共青团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
|
1927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汉口召开。出席大会代表60人,代表着5万多名团员。大会明确规定了团的性质和使命。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任弼时为团中央书记。左图为:任弼时;右图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
在各地武装起义的基础上,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十二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根据地都普遍建立了青年团组织,青年团领导根据地青年积极参军、支前,参加赤卫队、少年先锋队,投入保卫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斗争。图为:整装待发的少先队。
|
|
1928年7月1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贯彻了党的“六大”决议精神,确定了团的基本任务是把更广大的劳动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发动他们参加革命斗争,帮助党准备群众武装起义,推翻国民党发动政权,为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斗争。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关向应任团中央书记。左图为:“五大”通过的青年团章程;右图为:关向应。
|
|
为了向青年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各革命根据地的共青团组织相继创办了刊物。左图为: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刊物《青年实话》,右图为:共青团湘赣省委出版的《列宁青年》。
|
|
党的八七会议以后,广大青年和共青团员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1年2月,共青团决定开展以拥军优属为主要内容的“共产青年团礼拜六”活动。图为青年们在“共产青年团礼拜六”义务劳动。
|
|
1932年9月4日,为庆祝国际青年节,中央革命根据地儿童团举行第一次大检阅。邓颖超、张爱平等参加了检阅仪式。
|
|
1932年1月15日,苏区共青团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团中央负责人顾作霖主持会议。毛泽东、朱德等向大会致词。大会号召广大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左图为《红色中华》关于苏区共青团一大召开的消息报道。右图为团中央负责人顾作霖。
|
|
1933年5月20日,团中央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建议,发布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8月5日,“少共国际师”宣布成立。全师由一万多名青年组成,其中党、团员占70%以上。少共国际师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为团中央关于建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和《红色中华》有关“少共国际师”的消息报道。
|
|
8、吹响抗日救亡斗争的号角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为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击日本侵略者,广大团员和青年在事变发生后立即同各界群众一道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但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对日妥协、退让,使民族危机空前深重。至1935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过长城,平津上空战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的共青团组织紧密配合,通过北平学联于12月9日成功发动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在全国吹响了抗日救亡斗争的号角,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汹涌澎湃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
|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进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图为南京、上海学生群集南京国民党政府门前要求对日宣战。
|
※ 蒋介石接见学生代表
|
|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为反对日本侵略华北和蒋介石对日的不抵抗政策,冲破国民党政府的恐怖统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图为示威学生同国民党军警搏斗。
|
※ 武进学生代表赴宁参加学生联合请愿行动
|
|
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热烈的支持和声援,从而掀起了全国的抗日救国新高潮。上图为:上海学生在南京集会。下图为:天津学生示威游行。
|
|
为了适应新的革命形势,党中央在1935年11月1日,发布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共青团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在这一形势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于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成立。图为民先队成立宣言。
|
|
1936年12月9日,西安各校学生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张学良深为感动。张学良在向蒋介石“苦谏”失败后,于12日和杨虎城扣留蒋介石,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图为:学生游行队伍在东北军总部门前的情形。
|
|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15日,西北青救会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向全国青年发出通电,号召全国青年实行救国大联合,走上抗日前线,保卫国土。
|
|
在抗日的炮声中,北平、上海爱国青年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宣传队、慰劳团、看护队等,广泛开展战地服务活动。左图为:北平学生代表在前线慰问中国守军,右图为:上海儿童界救亡协会,组织儿童在街上募捐,支援前线。
|
|
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为追求革命真理,纷纷冲破日军及国民党当局的封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图为:爱国青年在奔赴延安的途中。左下角为1938年5至8月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延安输送青年的数量统计表。
|
|
|
党中央对在延安学习的青年,给予极大的关怀。图为毛泽东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
|
全国成千上万的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抗日武装部队。图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
|
|
9、解放战争爆发
|
抗日战争的胜利只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向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大举进攻,一场决定中华民族的大决战也由此打响。国民党当局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因此不断发生声势浩大的以青年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随着解放区军民自卫战争的不断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这些青年学生和各界人民群众的反内战爱国民主运动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为迎来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1946年6月,上海学生举行了反内战的示威游行,并参加“六二三”上海各界人民代表赴南京的请愿运动。图为上海学生和各界青年在车站欢送请愿代表。
|
|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撕毁了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军事进攻。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解放区青年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军支前,为解放战争贡献力量。图为解放区广大青年踊跃参加参战。
|
|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以学生为主体的国统区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反对美蒋反动派的革命浪潮,逐渐形成军事战线以外的第二条战线。
|
图为:青年自卫军在操练
|
|
由于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抗日战争时期的青救国组织已经无法适应中国青年运动的需要,1946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通过“择地试建”的方式,重建青年团组织。图为党中央决定试建青年团后,最早开展青年团试建工作的延安丰足火柴厂。在这里诞生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工厂青年团支部。
|
|
1947年2月,党在领导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浴血奋战的同时,决定在国统区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5月20日,南京、北平、天津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挽救教育危机”大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的镇压,造成五·二○血案。图为北平青年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斗争的游行队伍。
|
|
10、中国新民主青年团成立
|
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中共中央于1949年1月1日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更加加快了青年团重建的步伐。当年4月11日至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新民主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解放的北平市隆重举行。这样,经过改造的中国共青团重新又以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的崭新风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并且走上新中国执政党助手和后备军的新历程。
|
|
1948年12月20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国青年》杂志再次复刊,左图为:《中国青年》;右图为:毛泽东亲自为《中国青年》复刊号写的刊头。
|
|
1946年,中共中央发表建立青年团的提议,经两年多时间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图为:新华社发表的《建立中国新青团决议》和《中国新青团团章草案》。
|
|
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大会场。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团的工作报告、大会结论等决议,选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冯文彬担任团中央书记,廖承志、蒋南翔担任副书记。
|
|
图为:党中央书记任弼时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
|
|
图为:朱德总司令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
|
|
1949年5月,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后改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图为:参加大会的部分代表。前排左三为冯文斌,左四为蒋南翔,左六为廖承志。
|
|
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对全国青年的两个大会极为关怀。图为毛泽东在北平香山接见青年代表。
|
|
建设的青春
|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协助党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各项任务,并且以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独立活动赢得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成为新中国青年运动的坚强核心。1957年5月,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中共中央批准,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中国共青团走上了跟随党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
综观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历程,留下了青年建设者们奋斗不止的足迹。
|
|
1、投入爱国生产、增产节约运动
|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和稳定经济形式。青年团组织带领全国团员、青年热烈响应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而忘我劳动。广大青年把建设新中国的劳动热情与学习和专研技术紧密结合,带头创造各行各业的先进作业方法,并本着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原则想方设法提高生产率,为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
|
图为:青岛国棉六厂的青年团员郝建秀在工作。她创造的“细纱工作法”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1951年10月受到团中央的奖励和表彰。
|
鞍山钢铁公司机械总厂青年工人王崇伦,一年时间完成4年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图为:王崇伦在介绍工作经验。
|
|
|
青年团发动青年建立青年节约队,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图为:鞍钢金属结构制造厂的团员和青年在废料库测算残废料规格,准备投入生产使用。
|
为了保证发展工业需要的石油,青年工人积极参加开发柴达木的会战。图为:钻井工人在开钻。
|
|
|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开展的治理淮河工程中,青年团带领青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为:受到团中央表彰的治淮特等模范、青年团员金秀兰在治淮工地劳动。
|
|
2、团员青年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
新中国在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时候,还面临着内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的艰巨任务和外部侵略的威胁。全国各级青年团组织带领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各项工作中。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青年团立即行动,迅速在青年中掀起参加志愿军、支前运输队和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热潮。
|
|
|
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广大青年积极参军。图为:广州青年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报名参加军事干校。
|
图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师生欢送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学生的情景。
|
|
|
图为:全国政协三次会议期间,毛泽东接见青年志愿军代表,在了解了志愿军战士生活后,为青年志愿军代表签字留念。
|
图为:青年工人开展抗美援朝增产劳动日,提高产品质量,开展爱国主义捐献飞机、大炮活动,支援前方。
|
|
图为:志愿军凯旋归来,受到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
|
3、投入经济建设洪流
|
从1953年开始,新中国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广大团员和青年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以“把青春献给祖国”为行动口号,告别家乡和亲人,积极投身到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项目中。
|
|
图为:鞍钢6号高炉1956年2月被命名为“青年团”号高炉的工人正在炉前操作。
|
|
1954年1月,在北京展览馆工地,诞生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此后青年团把这项活动向全国推广,青年突击队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成为共青团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活动品牌。左图为:在20世纪50年代非常著名的北京六建公司的张百发青年突击队在劳动;右图为:在建筑工地的优秀青年突击队队员。
|
|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许多大学生响应党、团组织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图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北京地质勘探学院的大学生们开始了野外勘探生活。
|
|
4、开展移民、垦荒运动
|
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农业产品的需求。为了协助党和政府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在1955年夏天,青年团中央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部提出的《关于垦荒、移民、扩大耕地、增加粮食的初步意见》精神在青年中掀起了一个垦荒热潮。青年团组织的一支支青年垦荒队在黑龙江省的荒原上建起了一座座青年农庄,在江西省鄱阳湖畔建成的“共青城”……这些青年垦荒队员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在把荒原秃岛改造成新的家园同时,还将一种“向困难进军”的垦荒精神播撒在全国青年的心间,激发起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
|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响应党的开展移民、垦荒的号召,青年团在1955年发起组织青年垦荒队。图为: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北京青年垦荒队发起者在决心书上签名。
|
左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书记胡耀邦,向北京市青年志愿者垦荒队授旗。右图为:北京青年垦荒队向荒原进军
|
|
1956年1月,温州市青年垦荒队登上了刚解放的大陈岛,开始了垦荒创业。图为:团中央赠送垦荒队的红旗。
|
|
5、加强思想武装
|
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候,青年人尤其需要思想的武装。为此,团中央广泛深入开展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学习雷锋活动,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长。
|
|
|
1958年6月,团中央作出了《关于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决议》,在全国青年中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图为:广大青年在书店购买毛泽东著作。
|
图为:1960年4月,召开的“全国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黑龙江现场会议”。
|
|
|
左图为:雷锋,生前是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右图为:1963年3月5日发表的毛泽东题词手迹。
|
|
6、空前的浩劫
|
1966年,“文化大革命” 拉开了序幕,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共青团组织和全国人民一道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共青团不仅被说成是“全民团、生产团、娱乐团”,而且各级组织都完全停止了活动,工作机构均被破坏,以致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共青团没有了系统领导。直到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终于垮台,全国人民一片欢腾。
|
|
|
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终于酿成了天安门广场群众性的纪念周恩来总理抗议“四人帮”的活动。图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年团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悼念活动。
|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长达10年的内乱。图为:农村团员和青年在批判和声讨“四人帮”的罪行。
|
|
|
7、新的春天
|
四人帮”垮台后,在全国局势逐步稳定的基础上,由于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推动,才逐步开始了对“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问题的清理工作。党中央非常关心共青团恢复系统领导的工作,在1978年5月4日专门发出了关于召开共青团十大的通知。1978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青团十大的召开,标志着从1969年4月提出的全面恢复共青团工作的任务基本完成。
|
图为:青年工人在研究开展迎接团十大的工作问题。
|
|
为了配合筹备团十大的工作,中国青年报于1978年8月20日复刊。左图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为复刊的中国青年报题词;右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聂荣臻元帅为复刊的中国青年报题词。
|
|
1978年10月16日至2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团十届中央委员会选举韩英担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选举25名团中央委员组成团中央常务委员会。图为:会议现场。
|
图为: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接见团十大代表。
|
|
改革的青春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青团紧跟中国共产党,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牢牢抓住青年成长成才这一根本需求,积极探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展团的各项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保护母亲河……一面面朝气蓬勃、鲜艳夺目的旗帜在祖国大地处处飘扬,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共青团的青春风采。
|
|
1、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
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职能,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团、教育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任务,各级团组织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政治理论、爱国主义和道德品质教育,积极推动教育载体创新,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促进团员青年成为品德优良、行为规范、素质全面,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一代“四有”新人。
|
|
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树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为基础。从1983年开始,各级团组织带领青少年开展寻访革命史迹、搜集编辑史料、兴建历史纪念标识等“学史建碑”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左图为:少先队员参观延安革命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右图为:少先队员为革命烈士扫墓。
|
|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共青团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共青团承担跨世纪历史使命的需要,是加强团的思想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和党对共青团的要求,各级团组织都十分重视。图为:青年开展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活动。
|
|
1995年4月,团中央决定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的16至18岁的中学生中先期开展成人意识和成才意识的教育,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目前,十八岁成人仪式现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图为:十八岁成人仪式现场。
|
|
为进一步使青少年了解了党的光辉历史,各级团组织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坚定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图为:“党在我心中”庆祝建党80周年“五四”广场文化活动。
|
|
经过各级团组织的努力,中国第一部关于保护青少年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2年1月1日起开始在全国实施。近年来,我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和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网络体系日益完善,现已简称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个,省级15个,市级44个。图为:2003年7月3日,我市青少年维权中心成立。
|
|
对未成年人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颂英烈”活动(已开展七届)、“少年先锋岗”(已开展十届)活动是由常州团市委、常州市少工委联合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左图为: “颂英烈”活动现场。右图为: “少年先锋岗”活动现场。
|
|
2、带领青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各级团组织紧扣党政关心、社会关注、事关大局的重点和难点, 始终把团的工作放到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去推进,充分利用团内品牌活动的资源和影响,组织引导青年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两个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党的路线和方针迅速得到了共青团全团的坚决拥护和全面的贯彻。为了适应工作中心转移的要求,共青团提出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全团工作活跃起来。于是,迅速在全国掀起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的高潮。图为:1979年9月19日,团中央在北京召开的首次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命名表彰大会会场。
|
|
1982年12月20日至30日,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动员全团和全国青年响应党的召唤,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好改革开放事业的排头兵。团中央发动青年参加 “五小”活动,组织青年开展“为重点建设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竞赛活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和文明经营示范活动,极大地焕发了团员和青年的工作热情。图为:企业共青团组织的岗位劳动竞赛。
|
|
1994年,“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全面启动。此后,这项既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需求,又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的活动迅速在全国各行各业全面推开。在各类企业中,“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主要围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展开;左图为:举办青工技师比武活动现场,从而能更好地向社会举荐青年技术人才;右图为:团组织把农村青年进行培训,为发展乡镇企业培养骨干。
|
|
在广阔的农村,“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则围绕“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展开,活动以基层团组织为依托,以共青团员为骨干,召唤着千百万有志有为的青年走向成功,走向成才,走向新世纪,推动了国家“星火计划”的实施、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了农村青年素质,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作出了重大贡献。图为:共青团组织在向农村青年传授蔬菜大棚栽培实用技术。
|
※ 左图为:我市青年争当岗位能手,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右图为:我市青年农民争做科教兴农带头人,创建科技兴农示范园。
|
|
青年兴业领头人是指具有创业理想和创业能力,下岗失业后积极创办、领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企业,并安置一定数量下岗失业青年的青年能人。共青团组织、中青企协于1999年3月开展的“扶持青年兴业领头人”活动,采取一名青年企业家与一名青年兴业领头人结对的方式,帮助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青年创办、领办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图为:1998年,全国“青年兴业领头人”培训班。
|
|
|
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农村青年的新变化,共青团中央于2001年启动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对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帮助万名西部青年科技创业行动等农村团的工作项目进行整合和拓展,积极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图为:现场培训指导。
|
为进一步大力推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共青团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力推进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贡献的决定》,把实施金桥计划作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的重点工作。图为:百名博士西部行(青海)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洽谈会。
|
|
|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各级团组织通过青年专家科技服务团、科技创新论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海外学人回国创业等形式,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图为: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现场。
|
根据统筹城乡青年工作的全新思路,共青团常州市委于2003年7月提出了“城乡互动1+1”活动,活动推进城乡青年工作协调发展、互动并进,促进了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显著的社会效益,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活动被评为江苏省“创业江苏·青春行动”十大优秀工作项目;《中国青年报》对我市“城乡互动1+1”活动情况也进行了专题报道。图为:我市开展的 “农业专家乡村行”活动。
|
|
|
作为全国107个促进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重点联系城市之一,自团中央开展“中国青年创业行动”以来,常州团市委紧紧围绕团中央和团省委的整体部署,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民创业”的号召,大力实施“青年创业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帮助5000多名青年创业就业,在全市形成了“敢拼搏、勇创业”的青年创业热潮。图为:我市开通的“常州青年创业网”。
|
做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这是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常州少先队组织结合时代对少先队工作的要求和少年儿童自身成长的需求,与2004年3月起开展以“树立创业志向、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本领”为内容的“红领巾创业启蒙教育活动”。
|
|
|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以关注人民生存环境为主题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是21世纪的绿色希望工程。共青团着眼未来,于1999年初发起了青少年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行动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和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左图为:共青团在组织青少年开展植树活动。右图为:保护母亲河工程全国资助项目分布图。
|
|
近年来,共青团常州市委着眼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树立绿色文明意识和以人为本意识的高度,以“实施绿色希望工程、共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市80万青少年积极投身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图为:我市青年参加“百万人植百万树”活动。
|
|
3、引领青少年弘扬社会新风
|
各级团组织坚持发挥在弘扬社会新风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勇当先锋,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
|
在全面实现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转移的新形势下,为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1979年,团中央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在青少年心中重新点燃精神文明之火。图为:大学生在街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
|
1981年,团中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通过健康向上的活动和灵活扎实的思想教育,振奋了青少年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精神,增强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意识。左图为:20世纪80年代初,团组织发动组织中小学生在街头宣传养成文明习惯,不随地吐痰。右图为:中小学生在街头宣传“五讲四美”礼貌活动。
|
|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当代中国青少年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榜样。为此,共青团根据时代的要求,给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引导他们前进的当代的楷模。在1983年共青团集中宣传了模范共青团员张海迪身残志坚,自学成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激励青少年奋发努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图为:张海迪。
|
|
|
共青团自1989年开始,通过组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从中国国情出发,发起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实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活动,并且把这项活动命名为“希望工程”。这项活动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赞许和支持。邓小平亲笔为“希望工程”题词,还两次向“希望工程”捐款。在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的支持下,“希望工程”获得了巨大成功。图为:希望工程宣传画。
|
图为:建在革命老区西柏坡的希望小学。
|
※ 自1994年7月我市实施希望工程以来,到2005年9月,已累计接受捐款710余万元,援建希望小学20所,向大别山地区捐书25000册,资助外地及本地家庭贫困学生8000余名。图为:我市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山东平邑县落成。
|
|
|
我市希望办通过开展“一元百分爱”、“百个青年文明号结对百名贫困学生”、“百名选调生结对百名贫困学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青联委员爱心捐助”等一系列助学结对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实施身边的希望工程。图为:我市举行希望工程爱心结对仪式。
|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向全社会推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行动以“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宗旨,重点为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图为:1997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亲笔题词。
|
|
|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青年志愿者。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志愿者社区公益服务、大中学生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扶贫接力计划和扶贫服务团“三下乡”活动等全国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参与面和社会覆盖面。左图为: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宣传科技知识;右图为: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开展法律咨询。
|
|
在龙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众投入到志愿者行动中,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市志愿者总会的成立,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志愿者服务网络,建立了29个志愿者协会、分支、服务总队为分支机构的组织体系,志愿服务组织1500余个,近10000个志愿者服务站(队),各类注册志愿者已达191138人。图为:2005年3月5日,我市志愿者总会成立仪式现场。
|
|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于1994年1月启动,4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笔提写了“青年文明号”, 对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青年积极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予以鼓励。“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作为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全新的方式公开了中国青年对社会的承诺,以优质的服务、文明的风尚加强了千家万户的联系。图为:江泽民总书记为“青年文明号”题词。
|
|
常州自1994年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来,全市共有45个行业(地区),3500多个青年集体的6万余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各级争创活动,其中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22家,省级青年文明号290家,市级青年文明号681家,他们在各自的行业,用自己的行动,展示出常州青年的亮丽风采。图为我市举行“非公企业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暨‘诚信行动’万人签名活动启动仪式”。
|
|
4、竭诚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
|
竭诚服务青少年,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只有深深植根于青年之中,努力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才能团结青年、凝聚青年。各级团组织不断适应青年成长的多样化要求,积极为青少年成长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
|
1979年,伴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常州市少先队员率先想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的倡议,在团中央、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下,“我们爱科学”这个响亮的时代强音,伴随着一代代少先队员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丰富实践,成为提升少年儿童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知名品牌。
|
|
|
1998年12月8日,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12月12日,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读者日活动。图为青少年在“学习新知识,迈向新世纪”的横幅上签名。
|
1999年5月29日,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开通了“雏鹰热线”咨询电话,以“贴近孩子生活,倾听孩子呼声,了解孩子需求,解答孩子困惑,沟通孩子心灵,提高孩子素质,服务孩子成长”为宗旨,就少年儿童关心的问题提供咨询。图为“雏鹰热线”标志。
|
|
|
“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作为落实第四次全国少代会精神而推出的新世纪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载体,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总揽少先队德育工作的重点所在。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后,常州少先队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成效显著,受到高度评价。图为:2001年6月,在我市举行的全国少先队德育工作暨“新世纪我能行”现场推进会。
|
在江苏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两个率先”而努力奋斗的今天,新一代常州少先队员再次向全国少先队员发出了从小落实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的新一代”,号召小伙伴们现在行动起来,从小培养科学素质、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创造能力、打好创业基础。图为:2003年,举行的“做科学发展的新一代”大型主题队会。
|
|
|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2001年1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办公室设在共青团中央。图为少年法庭的法官到学校讲法制课。
|
为维护青少年合法利益、加强未成年人自护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重点围绕“侵权保护、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领域开展工作。图为:2004年7月3日,我市举办的青少年自护手册发放仪式现场。
|
|
|
针对青年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各级团组织大力实施帮助青年创业计划、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帮助青年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图为:团组织为进城务工青年赠送图书等文化用品。
|
各级团组织针对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青年文化广场、青年文化节等活动,组织实施团的“五个一工程”,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图为:2005年5月4日,来自全省的大学生参加我市举办的“青春激扬夜”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