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共青团创新推进社会组织、社工队伍、社区服务、社会公益项目“四社联动”机制,多元参与、共同治理,进一步提升共青团社会化功能,获得青年好评,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创新创优项目一等奖,被央视、《中国共青团》等专题报道。常州在全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考核中连续四年综合排名第一,团市委连续三年获评全市政法综治先进单位,常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市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二等奖。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团省委书记王伟,团中央社会联络部部长刘爱平、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等先后调研青年社会组织“众益空间”和“社区店”,并给予充分肯定,这进一步增强了青年社会组织及社工深入街道、社区提供优质服务的信心。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调研指导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尹冬梅调研指导
团省委书记王伟与青年检察官亲切交谈
团中央社会联络部部长刘爱平参加“常州青年风尚节”
第一乐章 众益空间强力辐射
90后小伙子陆钧涛,是“益立方”众益空间的“首席运营官”,非社工专业出身的他参加了几次团组织开展的社区公益活动,深深感受到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公益活动的需求量。“益立方”运营初期,小陆就辞去工作,主动请缨,参与到青年社会组织招募和社区青少年需求调研中。在彩虹城社区,他联系10家青年社会组织共同承接起青龙街道社区服务项目,打造起社区内3万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店”。
目前,常州已建成“益立方”“青武家园”“红铃铛”等8家青年社会组织“众益空间”,覆盖全市各辖市区。每家“众益空间”选聘1名“首席运营官”跟踪指导服务,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集成、财务管理、法务咨询、项目承接等“一站式”服务。团市委直接联系服务40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凝聚骨干人才80名,培育发展“常州公益助学联合会”“雷锋科技服务队”“糖糖网”等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其中4A级以上青年社会组织15家,数量列全省前茅。
常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分布图
第二乐章 青少年社工深化服务
女孩晶晶(化名)在社工邓钰的劝导下,走进“阳光天地”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青苗”美术教室,这是一个为流动儿童提供美术指导的课堂。邓钰知道,晶晶的爸爸有过前科,妈妈刚刚离家出走,幼小的自尊心让她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从教会晶晶收拾画具开始,一回回辅导、一次次谈心、一幅幅画作、一件件小礼物,晶晶越来越爱笑了,就连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在常州,像邓钰一样的专职青少年社工共有72人,兼职社工1200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尤其是,30名专职青少年社工已成为社会服务联络员,一手深入街道社区摸排需求,一手联合社会组织承接服务;500名专兼职社工走进90余个社区(村),建立特殊青少年档案12.2万条,开展心理矫正、失学失业、临界预防等个案服务,帮扶教育特殊青少年3万余人次。今年,我市专门出台《常州市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才培养意见》和《常州市青少年事务社工服务标准》,完善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提升社工队伍专业化水平。
尤其是,团市委联合新北区法院共同开展“同阶审判,我参加”未成年人帮教项目,邀请16-22周岁的学生志愿者,参与法院在涉及青少年可以公开审理的部分刑事案件和家事案件案件的实际审判,此举为全国首创,其创新做法受到《中国青年报》专题报道。
第三乐章 青少年事务服务落户社区
在河海街道的小朋友眼里,龙城救援队的叔叔阿姨们是最酷的,所以他们在“H5次方”的救援课是一定不能错过的。每次上课时,穿着专业的叔叔阿姨们时而“放电影”,让小朋友仔辨别对错;时而“搞实战”,小朋友们聚精会神,投入情境。龙城救援秘书长姜临田说,我们不只是要孩子们了解获得安全的方法,我们是要让孩子们把安全的方法变成应激反应。
像“H5次方”这样青年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在常州已成为常态。团市委每年联合市民政针对全市青少年需求举办公益创投,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60万元。建成青龙街道彩虹城社区、河海街道H5次方等30间“社区店”,推动130家青年社会组织和社工服务落地,2016年河海、红梅等20个乡镇街道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490万元,满足了基层青少年的需求。开发“益起来”APP,面向全市发布青年社会组织和社工“菜单式”服务项目,让市民便捷找到身边的青年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常奥体育成立千万光彩基金,凝聚10余家常州青年体育社团提供青少年健康体育服务。
第四乐章 社会公益项目引领
“心微笑·齐飞翔”特殊青少年帮扶计划是4A级青年社会组织——糖糖母婴服务中心与聋哑学校联合开展的。该项目已开展4年,针对全市聋哑儿童开展14次校外社会实践课、3次的自我保护课程、4期暑假夏令营,足迹遍布主城区10家“社区店”,获得江苏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创投大赛二等奖。
为了更好地引导青年社会组织参会社会治理创新,团市委连续三年发布《常州市青少年公益项目》白皮书,打造“折翼青春再起飞”“益友圈—趁年轻,我们干点啥”等15个公益品牌项目。实施300个社区“微项目”,比如“七彩星”承接社区10个服务项目,服务居民近万人次;“灯塔萌”走进街道,服务新市民子女6000人次。引入香港梁嫣红工作室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组成督导团队,评估服务满意率,确保项目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