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青联委员陈聪,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连续一个多月始终坚守一线,作为领衔人带领团队建立常州“防疫战”中最核心的数据库,展现出疾控人与病毒赛跑的“她时代”速度。先后荣获“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身经百战的“铠甲勇士”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相比与同在抗疫第一线的临床医生,疾控人也许不太为人所知。然而,他们却实实在在地站在了风口浪尖。他们需要第一时间把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的情况、症状等信息汇总、厘清,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研判疫情趋势,分析疫情并作出风险评估。他们离病毒最近,日夜与病毒赛跑,厚重的防护服是他们的铠甲,而陈聪便是这万千“铠甲勇士”中的其中一个。
2003年,陈聪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同年入职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期从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十多年以来,她参与过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全球首例人感染H7N4禽流感等多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今年,这位身经百战的八零后“铠甲勇士”又冲到了战“疫”第一线,紧绷的弦一刻也没能放松过。
抽丝剥茧的“福尔摩斯”
1月22日,常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由于病毒较强的传染性,整个城市笼罩着紧张、不安和流言。彼时,公布及时准确的病例行踪轨迹就至关重要,这也是陈聪与她的疾控中心团队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这些短小精悍的文本背后却倾注了他们太多的心血。
有人把疾控人称为流行病学“福尔摩斯”,透过陈聪办公室那张写满颜色各异的名字和数据的白板便能领会一二。每当接到疑似或确诊病例报告,陈聪便会与团队成员启动追踪整个病毒传播链。为了查明感染源,不漏掉一个密切接触者,他们都会竭尽全力理顺那些错综复杂的线索,对每一个病例抽丝剥茧,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为了摸清患者就诊前每一个活动细节,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赶至现场,与患者面谈,并采集样本送实验室检测。陈聪说,时间就是生命,在最短时间内力争找到每一位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实施健康管理,才能确保被感染者及时得到救治。
然而,身经百战的“福尔摩斯”同样也会遭遇棘手的“案情”。2月初,发生在横林的一起聚集性传播最终导致了10人确诊,这背后牵扯的则是一张庞大的密切接触者网络。仅这起聚集性案例,陈聪与团队成员就实际调查走访了近200人。当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时,就更加考验陈聪的“侦探力”了。她记得一个从湖北回来的确诊者在调查过程中一直说谎,直到他的亲属出现发热症状才肯松口。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有时在短时间内很难分辨确诊者所说真假,而这样复杂的局面同样也是陈聪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一大挑战。
外柔内刚的“防疫尖兵”
外表清瘦的陈聪,内心实则十分刚毅。从常州发现第一例确诊患者到确诊患者数清零,她就一直处在不分昼夜的高强度工作中。她还记得疫情最初的那段日子,白天要四处奔波,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包中备有三个充电宝是基本,每天接上百个电话更是家常便饭。晚上也几乎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办公室拼在一起的四张凳子便成了偶尔和衣而眠的床。尽管如此,她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那时候深夜甚至凌晨接到电话都是常态。
对陈聪来说,一月底到二月初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那时候一下确诊了十多人,她不仅要安排团队成员去做流调,还要协调检验中心、各区疾控中心、公安等部门,一起配合及时确诊、排除疑似、寻找密切接触者。在超负荷的工作下,她突发了丹毒。病来如山倒,她发着高烧,腿肿到发红,可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在她看来,只要疫情还在那里,即便自己不能走了,手上和脑子不受影响,就不可能歇下来。
突如其来的病痛没有击垮她,负压病房里与病毒面对面也没有吓退她,唯独隔离点出院患者的担忧却一直让她放心不下。“他们中有一半人,感觉好像自己是个病毒,是个罪人。其实,染上病毒并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都是受害者。”褪去“防疫尖兵”的坚硬铠甲,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陈聪内心一直怀抱着温暖与感性。
近来,由于北京新发地发生疫情,陈聪又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从连夜制定水产品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新冠病毒应急监测方案,到一天检测500份样本,陈聪与她的团队依然在与病毒赛跑,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内心柔软而有原则,身披铠甲而有温度。陈聪说过,“冲在第一线,是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我不做这件事的话,我想以后我的内心一定是有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