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品牌工作 特色项目 青年社团 网上学习
今天是:  
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聚焦 >> 内容
2024年10月24日《常州日报》A02版报道《街头艺术也可以充满正能量 ——访市十三届青联委员、市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冷术》
发布日期: 2024-10-24 浏览数:  来源:团市委  字号:〖

9月20日午后,记者在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牟家村的工作室见到了冷术。

他的工作室像个小型展览馆,一楼堆满了《森林动物人》系列作品:拥有兔子耳朵、面包脑袋和花瓣身体的小怪兽,或立、或坐、或跳跃,每只小怪兽都有自己的情绪——兴奋、生气、悲伤、惊讶……在堆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雕像的空间里穿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作品蕴含的细腻情感。

“你这么说让我有点膨胀了。”当提到他的作品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得的赞誉时,冷术开着玩笑地回答。

作为新一代雕塑家代表之一,冷术一直潜心钻研传统工艺美术在雕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其作品曾十多次入选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美术大展,2021年荣获“全球潮流创意颁奖典礼年度潮流先锋艺术家”奖项,2022年获评“青·匠心100”江苏省新兴青年群体榜样“青艺家”称号。

冷术走上雕塑之路,完全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是圈内颇有名气的雕塑家、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冷天明。从上小学开始,父亲就给他布置“作业”:每天画一张画。上初中后,冷术开始接受系统性的绘画训练。大学读的也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

“我认为艺术就是玩,但玩的态度要极其认真。就像小时候,画画对我来说就是游戏,但是要抱着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态度去画。很多时候,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从小开始的系统性培养,磨炼了冷术对创作的敏感度。

真正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雕塑,是冷术大学毕业后,至今也不过10年光景。

从小积累的绘画基础,让冷术在接触雕塑时少了一份初学者的生涩,但从平面转换到立体呈现,对雕塑整体造型的把控还是一大难关。

刚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一个作品他往往要做三四遍才能成功,熬夜打磨更是常事。“那段时间很倔,越搞不好越‘钻牛角尖’。有时候灵感来了,会半夜开车从市区到村里的工作室,一搞就是一整夜,然后第二天在去工厂制模的路上,觉得不满意又全部推翻重来。”他平淡地述说着曾经没日没夜的付出和努力。

在冷术工作室的对面,是他父亲的作品陈列室。虽是父子,但两人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冷天明擅长名人像、佛像等写实作品,冷术则更擅长抽象的当代作品。

走进二楼创作间,记者发现,这里存放着不少冷术早期作品的草稿。“早期的作品大多以古代名人雕像为题材,算是对我父亲创作风格的传承。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父亲的创作风格是一种范式,很难突破。”

真正跳脱出父亲的写实派风格、找到自己的创作风格是在2016年。那一年,冷术停掉了手上的所有工作,前往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潜心精进技艺。

“现在的创作更偏向波普或者潮流艺术,作品灵感更多来源于生活,没有太多框架,跟着情感走,随想随做。”冷术告诉记者,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在大学的时候开始跳街舞,喜欢上了街头文化,所以,后期的作品大多带着一种“酷酷的”街头气息。

“街头艺术在很多人眼中是激进、疯狂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在他的作品中,街头艺术也可以是积极的、开朗的、充满正能量的。冷术表示,做雕塑时需要专注,内心是相对平静的,而街舞需要冲动和释放,一静一动的张力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动静结合也是生活的一种平衡。

现在,冷术的雕塑已经走向世界,远至荷兰等国家和地区,也被当成城市景观陈列在南京、上海、长春等城市。

“在2016年之前,雕塑之于我更像是一种谋生的工具。”冷术坦言,现在,当他在一次次雕琢中找到自我,学会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悲喜和世界观时,他的雕塑作品便有了灵魂。

如何用一个词形容他现在的身份?冷术很坚定地说:“雕塑家,青年雕塑家。”他解释说,作为青年人,他在创作上侧重于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产生共情和互动。今后,他会继续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



网址链接:https://epaper.cz001.com.cn/czrbpaper/pc/layout/202410/24/node_A02.html

 
主办单位:共青团常州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519-85683630   传真:0519-85683631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2007年1月18日后来访总人数:21542865 本月访问量:391605 今日访问量:5056   苏ICP备05027356号